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从首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看学校体育科研
2002-01-29    记者 李小伟

字体大小:

    背景资料  2002年1月14日至16日首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百名学校体育专家、学者以及第一线的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论文1731篇。主办单位聘请有关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分成7个评审小组对报送的论文进行三级评审(专家评审、小组复审、评审委员会终审),共评出主题发言24篇、会议发言164篇、墙报177篇,书面交流178篇,合计543篇,占论文总数的31.4%。

  体育科研:雾里看花

  收到首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即将举行的通知,便让记者觉得此事有文章可做。首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将是一次怎样的大会?是不是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一次展示,将预示着学校体育科研春天的到来?离会期尚有时日,记者早早做了些准备。

  1月14日大会开幕这天,记者很早便来到大会的主办地清华大学,签到后才发现,大会什么资料都没有准备,甚至连新闻素材也未提供,前来采访的几位记者顿感手足无措。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情况如何,经费投入怎样,水平高低,有多少体育教师在搞科研、时间有没有保证等等,这些记者非常想知道的情况更是无从寻觅。当记者就体育科研经费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和部分学校采访时,得到的答复却令人遗憾,不仅没有人了解国外学校体育科研的经费投入情况,甚至国内学校体育科研的经费投入情况也没有人能够作答。本以为中央教科所的专家那里会有答案,不想问过之后依旧一无所获。记者想请有关专家介绍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情况,却也只有极个别专家对此有一点了解,大部分与会者对国外的学校体育科研情况一无所知。

  看来现在谈我国学校体育科学的春天为时尚早。采访体育科研如雾里看花,这也促使记者急欲掀起学校体育科研的盖头来。

  特点与不足

  著名的学校体育专家藤子敬教授这样评价本次大会。

  主要特点:论文数量大、内容广;体育理论研究加强;课改依然为关注重点;健康教育等受到重视;科研方法有所改进。

  存在的不足:论文选题重复;实验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没有突破;理论基础不扎实;部分论文不合规范。

  本次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是近年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一次展示,其特点与不足基本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

  经费投入捉襟见肘

  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学校体育科研经费更是捉襟见肘。

  我国体育科研申报一般由教育规划办设定,再由申请人提出,一旦拿下课题,就有课题经费。然而作为小学科,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科研课题很少,以“九五”为例:在整个“九五”期间全国学校体育科研课题只有10几个,而这些课题不是被专家、学者中的,就是归于官员领导,真正在第一线的教研员、体育教师几乎不可能拿到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著名的高校,不论是综合排名还是高校体育成绩都位居北京高校前列。该校体育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北航有学生近2万人,体育教师有50多人,然而体育科研经费却基本没有。教务处副处长赵竞全向记者解释道,学校科研经费的使用一般先由部室或个人申报到课题,然后提出经费申请,学校再根据情况进行调配。体育部近年没有课题,也没有提出课题申请,没有科研经费就不足为怪了。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据说从这里毕业的学生100%都能上大学,该校还曾获得过全国中学生篮球赛的冠军。但该校也基本没有体育科研,四中体育组的张玉龙老师坦率地说,现在学校体育组没有课题,经费投入到科研的很少,教师既没时间又没有精力搞科研。放眼全国,广大中小学校体育科研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体育教师搞科研吗

  笔者因为采访两次到过北京市实验二小,巧合的是,两次都碰上该校教师在进行有关《体育合作性教学》的课题研究。虽然是一所小学,该校已经参与过好几个课题的研究,如今这里的体育教师个个了解科研的过程,并掌握了科研的方法。

  为加强体育科研,清华大学于1996年成立了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心除有一个人体运动信息检测分析与模拟仿真研究基地,还建有运动生化、医务监督、疲劳恢复等实验室,及专为跳水、赛艇、田径、射击等项目服务的研究小组。清华大学体育部的7位博士毕业生和一位在读博士均是体育科研的带头人,在他们的带动下,清华大学体育科研蔚然成风,步入了科教兴体的轨道。

  但像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毕竟是少数,实际上大部分普通高校无体育科研可言。高校体育科研薄弱还在于目前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生,缺少科研意识和方法,而其他学科早已是研究生或博士生毕业才能教本科了。

  据了解,体育教师写论文的不少,但多数为应付评职称(全国1000万教师中这类情况不在少数)。真正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的教师,在37万体育教师中(不包括体育院校)只是极个别。

  没有时间搞科研

  问及许多体育教师关于开展科研的问题,教师们大都说没有时间。一位大学的体育部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学校里体育教师上的课最多,每周平均20节左右,一般都是25节,再加上早操、带队训练等等,体育教师一天到晚都“泡”在操场上。随着高校扩招的如火如荼,体育教师更加不堪重负,北航一位体育教师一周最多时曾上了32节体育课,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如果不是这位老师练体育出身,身体底子好,恐怕早已累“趴”下了,还谈什么搞科研?

  北京实验二小的张老师每天早晨6点刚过就从家里往学校赶,到学校一帮孩子已等着要训练了。张老师说,小学体育教师一周最少要上18节课,此外还有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业余训练、达标等。目前体育教师大多是跨年级教学,既要备1—3年级的体育健康大纲教材的课,又要备4—6年级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课,精力和时间都占去不少。而其他如数学教师一周也就6节课,最多不会超过10节课。与他们相比,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了许多。

  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记者曾让一位其他学科的专家评价学校体育论文,这位专家说没法比。记者理解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不同没法比;二是差距大没法比。记者曾细读本次大会的论文集,一篇论文中竟发现有10处以上的软、硬伤,这让人不能不叹一口气。

  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数是个体行为,缺少集体合作、“大兵团”作战攻克科研难关的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审赖天德指出,目前学校体育研究几十年不变,科研方法相对落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一位专家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为教研的总结,谈理论多,没有什么具体的科研内容,需要突破。

  横向地与学校其他学科相比,体育科研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经费投入,还是科研意识上都有较大差距。而纵向地看,学校体育既不像竞技体育科研那样具有针对性、深入性,又缺少群众体育的广泛性和延展性,其科研水平由此可窥一斑。

  路在何方

  谈到如何提高学校体育科研水平,一位专家强调,增强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非常重要。同时他认为,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也是当务之急。记者很认同这位专家的说法,并欣喜地看到,在全国大运会和今年举行的中运会上都开始有论文报告会,而首届学校体育大会的召开及今后两年一届的会期规定,都为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的不断努力,学校体育科研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举行
· 中学生健康令人忧 身心均呈亚健康态势
· 青少年生殖健康引起专家高度关注
·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面临三大难点
· 青少年安全健康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 我国中医药教研体系基本形成
· 云南省红十字会致力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
· 小小挫折也难忍受 独生子女爱患"疑病症"
· 美一机构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健康
· 甘肃:学生体质大学不如中学中学不如小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