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性教育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
2002-03-05    

字体大小:

    3月4日消息:记者从市教育部门获悉,4月下旬,上海将召开一个有10多个省市参加的青少年性教育研讨会,回顾近几年青少年性教育的情况,研讨21世纪青少年性教育的新思路,并将推出三大举措,在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董念祖介绍,三大措施包括:首先,上海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上海市计生委、少儿出版社、强生公司四家单位共同拍摄的四部有关青少年青春期的录像片,以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为主进行性教育。录像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性伦理、性生理等。其次,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大众传媒做一些青少年性教育的宣传,召开咨询活动和专题讲座。再次,利用社区的优势开展性教育。

  性教育难在校园绽放

    记者在大中学校园里采访时发现,“性教育”一直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中学里总是“谈性色变”、“避之不及”;而大学里性教育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就连我国最早开设性教育相关课程的同济大学也没有明确提出“性教育课”的名字,而是称之为《大学生自我保健》。但与此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却对“性”产生好奇、甚至因为性知识的缺乏而走入误区。

  谁来告诉中学生

    事例一:老师、家庭回避“性问题”

    王老师是上海一所初中的生理卫生老师,他讲起了自己上《生理卫生》最后一章“生殖系统”的讲课经过:本来有三个左右的课时,但实际上一节课就可以应付过来。首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接着就开始讲解人体生殖系统的构成。王老师很坦白地说:“像这样的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学。”小李是上海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问妈妈:“为什么男同学长胡子了?”妈妈不厌其烦地回答:“这是青春期第二特征”。当小李再问下去时,妈妈就呵斥了。

  调查显示,能主动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家长仅占7%,有93%的家长承认自己不能主动积极地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而在学校方面,1995年以后,中小学专题课程不断增多,学生课程负担加重,教育部门对青春期等专题教材作了调整,学生青春期教育也削弱了。

  事例二:性知识来路不正

    某中学一个初三学生说,他是从日本淫秽卡通片里学到什么是“性虐待”和同性性行为的。他还得意洋洋地出示了两张卡通光盘,说这是他的珍藏,里面的“性虐待”方法很全,让他大开眼界。而提起学校的青春期教育课,他似乎很不屑,“讲得不清不楚,而且我早就懂了”。

  很多青少年的性知识“来路不正”,这些渠道包括录像带、电脑网络,甚至还有充斥着淫秽画面的“黄色卡通”。上海市计生部门指出,从非正常渠道得来的有关性知识,许多都是错误的,比如性疾病的传播、性疾病的治疗等。

  大学生缺乏性知识

    事例一:“我怎么知道会怀孕呢”记者从一理工科女生宿舍了解到,她们宿舍里曾经住过一位从南京到上海来打胎的女大学生。因为当时学校有严格的校规,因此女生害怕在南京做手术会被别人发现而被开除,才特意赶到了上海。一起陪她来的男友也非常害怕:“我怎么知道就会怀孕呢。”一位妇科医生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女生怀孕了3个月自己都不知道,结果剧烈运动后大出血被送进医院;还有一位女生也是怀孕了3个月,她非常害怕又不想让人知道,于是到私人诊所买了药打胎,结果产生了副作用。

  事例二:呼唤性知识课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曾经开展过“倾听大学生心里话”活动,结果令专家们感触良多:我们的莘莘学子实在太需要性心理、性安全方面的帮助了!

  一名参与的学生坦言:十个男生上网,九个半人看过“sex”。不是有什么龌龊的观念,只是为了青年人无法回避的一份好奇心。有一名正在上大学四年级的同学甚至有点“抱怨”地说,大学为什么不开设性教育课?

  复旦大学去年曾经开展过一次性知识教育展,结果前去观展的同学非常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

  专家观点

    周铭孝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全国最早在高校中开展性教育课程的教授周教授认为,在高校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对于当代中学生和大学生都非常必要。要让性教育课成为“老师大大方方讲,学生自自然然听”的课程。

  周教授指出,性教育课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等几个方面,同时性教育要分年龄阶段;性教育课可以男女生一起上、也可以男女生分开上。她说:“现在我们的社会老是谴责年轻人开放或是行为不检点,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为何不好?我们要告诉他们当街拥抱有可能导致性冲动,性冲动可能发生性行为,性行为可能引起怀孕,怀孕可能引发流产,流产可能终身不育。我们不把这些知识告诉他们,他们又如何会有正确的行为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 关心下一代网络早期教育
· 上海一小学实现旧课本"循环"使用
· 天津塘沽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均衡
· 教育论坛: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
· 淮安:三百工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党员干部教育进入网络时代
· 河南郑州:四千万元投向四中高中部
· 日本:“宽松式教育”带来学习变化
· 上海给教育官员上法律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