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消费的“黑洞”有多深
2002-05-27    单士兵

字体大小:

  近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远远低于教育消费的增长速度,普通老百姓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增长缓慢,但在教育方面的消费却猛涨。这样一来,教育的门槛是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的受教育权就被隐性地剥夺了。对于这样庞大的教育消费,老百姓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就连很多普通教师也对此一头雾水,找不着北。

  显然,人们都感觉教育消费缺乏透明性。这与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及家长对待教育消费的认知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教育腐败的“黑洞”。

  笔者在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重点高中任职,做过班主任,也参与过一定的教学管理。我想先给大家罗列出一些有关教育消费的账目:学生入学时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入学费,除此之外,每年还得上缴正常的学费。这些收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了,但更可怕的还是学校收取的“杂费”。这其中有校服费,如我们学校一年两次,分夏装和秋装,一次两套,每套都要收到100多元。一年下来就得好几百元。还有大量的资料费,拿高中学生来说,每个年级都有八门以上功课,光一门学科,一年至少得收到百余元。另外,平时教师的加班费是肯定要从学生头上出的,这笔费用在我们学校包括晚自习值班费、双休日补课费等,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此外,我还想简单再列举一些有关教育消费的名目:体检费、游泳费、保险费、水电费、烤火费、看电影费、勤工俭学费、自选课管理费以及各种各样的带有硬性强制的“捐款”等。

  这些教育消费的数额之大,足以让很多家庭难以承担了,这样高昂的费用将很多弱势阶层的子女淘汰出局,使他们不能享受被教育的权利。即使能够勉强完成高中的学业,更为高昂的高等教育消费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这些年考上大学却因为缴不起入学费用而辍学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还有一些学生虽越过了大学的门槛,但家庭经济却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他们在高校里营养跟不上,健康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性格容易自卑孤僻,甚至引发对社会的仇视。

  教育消费的不透明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他们不知道要为孩子付出多少钱才可以让其完成学业。那些乱七八糟的收费名目更是让他们大伤脑筋。其实,对于那些收费,普通教师也是不清楚的。现在学校大都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权力过大必然导致腐败。例如前两年曝光的抚顺六中校长贪污117万元;浙江几十所学校的校服腐败案数目之大,骇人听闻;四川双流外语学校吞了学生保险费;还有利用学生入学、教师招配、教学用具的购置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暗箱操作而敛财等等。各级校领导豪华奢侈的生活背后,隐藏的就是教育腐败的“黑洞”。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级学校出现的腐败与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比如,学校多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权力过大,失去监控。还有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等。而老百姓的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及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使他们对教育消费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也多采取默认的态度,当然,老百姓是弱势群体,相对来说,也无力改变这一现状。而普通教师对教育消费中的“黑洞”有多深,并不知情,即使知情也不敢说,因为校长手握决定自己命运的尚方宝剑,教师们只能闭上嘴巴,眼睁睁地看着教育消费的“黑洞”在不知不觉中扩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建议学校收费“银行化”
· 西安:中小学乱收费的校长要辞职
· 教育“三乱”何时了?
· 教育收费走高居民感到吃不消
· 北京:物价局一季度违规教育费退款123万
· 广东价格投诉热点:教育收费问题最严重
· 你有权知道高校为什么收费、收费干什么
· 各级各类学校收费均须公示
· 江西确定今年高校收费标准
· 青海农牧区中小学收费将试行“一费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