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展望:21世纪我国社区教育
2003-01-28    厉以贤

字体大小:

  我国社区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社区教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逐步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整体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新格局,促进了教育和社区(社会)的结合,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显示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社区发展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动过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社区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因素、人与人的因素,是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已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广泛兴起。

  应该说,和以往相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社区,关注社区建设,关注社区教育,关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本人认为,在21世纪,社区教育将有较快的发展,这是由于:

  一、社区教育的作用将日益突显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各个领域的社会。知识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资源,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增加来衡量,社会的重心正转向知识领域。

  在21世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的社会基础是社区,不是单位或个人,于是也可以这样说,21世纪是一个社区社会。

  在21世纪初期,在我国大部地区,单位的功能将迅速外移,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一般都是公有制的,具有类似社会性的功能,它包揽了单位职工的就业、教育、劳保、福利、住房、医疗、生育、甚至子女上学等。单位对其职工有着全面的决定性的意义,职工对单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同时,政府对城市居民的管理主要也是通过单位实行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将自己承担的社会事务从单位剥离,移向社会,主要是移向社区。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过渡,这就要求社区的功能不断丰富、强化,要求社区替代由过去单位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后勤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医疗保健功能、交往功能等。社会的功能将集中在社区,社区教育的作用将日益突显。

  二、提高全民族素质呼唤社区教育

  21世纪面临着国力竞争的强大压力。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竞争。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掌握知识技术的人。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这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专业人员。社区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都强调每个人需要有机会发展自己,而这一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需要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衔接起来,需要把工作的、职业的培训与社区教育衔接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素质,才能形成高素质人力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展,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与此同时,人们收入逐步增长,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社区环境,更要求有良好的社区教育,以满足精神的需求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国的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自由职业者以及外来进城的经商、打工从业人员等。这些非传统单位的人员,将纳入社区,使社区成员的异质性成分扩大,社区成员的素质状态呈现多样化。城市结构变化也包括人口结构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如独生子女、核心家庭、人口老龄化,再加上社区内的下岗待业人员、提前退休人员等,对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社区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

  三、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将代替封闭性

  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必然是以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替代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僵硬性。

  教育的开放性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求教育向社会的每一个人开放,任何人,不分性别、年龄、出身、民族和地位等,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受教育、开展学习。二是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的学习,只要结果相同,社会一律承认其学习成效,建立起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

  教育的多样性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允许和包容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教育、社区教育等,对不同形式的教育同等对待。二是学习和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弹性,形成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网络。培养规格和学习内容随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自行调节。

  社区开放型教育将获得发展。社区教育向受教育对象开放,为社区内所有愿意接受教育者和培训者,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入学不要求具备正规学历和入学资格考试,课程设置多样,学习时间不限,学习和授课方式灵活,广泛采用信息网络等媒体工具。社区学院,将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采取开放办学的方针,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和教育。

  社区开放型教育,除了培训、课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和人际交往,实现彼此分享和提高,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增强个人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使个人完成社会化及自我实现;提高个人和群体的素质与生活质量。

  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在一些社区教育开展得好地区,社区教育已出现以下一些趋势:

  ●社区教育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

  ●社区教育已经从无序步入有序;

  ●社区教育已经从活动型转向制度型、实体型、网络型和规范型;

  ●社区教育已经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始紧密结合。

  社区教育实验回放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2000年4月教育部部署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确定了8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建立了教育部社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及社区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推进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由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负责。

  2001年11月7日至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社区教育实验经验交流会议,将社区教育实验区由8个扩大为28个。会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发展社区教育规模,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社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至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半数以上省、市已建立了约110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已在全省市范围内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

  背景资料

  自1970年以后,迈向学习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各国相继展开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入90年代,在发达国家则走向具体实施阶段,学习社会的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策略。

  学习社会是指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一种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础,是迈向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这种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教育是人在一生中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社会各场合所提供的一切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总和,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将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 教育: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进行
· 江苏明确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 贵州确定今年教育工作重点
· 吉林总体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
· 名校太少诱发教育腐败
· 教育支出成为城市居民第二大支出
· 我国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
· 我国教育机会不均加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