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建
2006-12-30  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杨晨光

字体大小:

  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会对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了重要部署。高校如何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记者就此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 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问:作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本次党建会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为会议主题。请问应当如何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高等学校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战略定位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殷切希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十六大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党对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确实存在不少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重大转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由此带来的社会思潮、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管理的不到位,高校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规划 重点推进 把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问: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高校在工作中应当如何贯彻落实?

  答: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整体规划、重点推进、扎实工作,努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党委要按照中央领导的讲话要求,结合地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认真梳理影响本地、本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和“怎样建设和谐校园”这个主题,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认真研究、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整体布局,抓紧制定本地、本校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各地各高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根据统一部署,全面落实、整体推进,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开创和谐校园建设的崭新局面。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抓住学校发展、师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环境、人才队伍建设这几个重点,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推进,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同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同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抓好基层 打好基础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问: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请问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答: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利用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师生的优势,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党组织的模范行动,把建设和谐校园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认识和积极行动,成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

  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把好方向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带头奋斗、多作贡献。要在坚持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尽可能把教师和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要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要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和覆盖。要加大发展优秀人才入党的工作力度,积极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入党,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高校领导干部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头人。高校教职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模范。高校学生党员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维护稳定 确保安全 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问: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说明高等教育战线的工作是努力的、扎实的、富有成效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对高校党建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应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明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年将举办奥运会。这种形势,要求我们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做好维护高校稳定的工作。维护高校稳定是硬任务,我们务必要下硬功夫。

  高校要加快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编写工作,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继续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培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育人作用;要建立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健全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要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高校党建会为各地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和思路,提出了目标和任务,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我们将把和谐校园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到有关巡视工作范畴,督促各项任务落实。抓好和谐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各地各高校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工作,认真组织自查,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采取有力措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要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6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建设工作会议。9月,正式实施了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年,我们将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专项督察。各地各高校要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契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海南省细化高校党建各项任务
· 黑龙江:高校党建将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
· 辽宁省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 教育部召开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进会
· 陈希:高校要肩负起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
· 第22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高校党建如何找到最佳切入点
· 教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调研高校党建工作讲话精神
· 高校党建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