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数据显示:每年近40万准大学生被录取却不就读
2007-05-09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2007年高考临近,各地高考政策陆续颁布。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的一条新规格外引人注目:凡按考生志愿录取但未报到入学的考生,下一年度录取时,可能因诚信缺失而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自负。

  高考被录取而不报到造成招生资源浪费

  近年来,被录取而不报到的准大学生已形成一个群体。2003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透露,当年大学发放录取通知书428万张,真正报到的382万人,有46万人收到通知书后不去报到。迄今,这一现象并未得到缓解,考生择校带来的招生资源浪费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有关专家分析原因有四:一、考生将志愿的填报权主动或被动地交给老师或家长,老师或家长在没有充分考虑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填报了考生不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二、考生因一次考试失误而与第一批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失之交臂,虽然被其他学校录取但心有不甘;三、某些高校专业收费相对高,由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生经过权衡选择放弃;四、一些学生在高考之前就做好两手准备,他们通常一边参加托福、GRE考试,一边准备高考,如果拿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就会放弃国内的大学……

  不报到关乎诚信?

  在现行高考招生政策主导下,已被录取但又不去报到确实是对招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南京工业大学物化专业研究生陈俊明认为,“'报考不报到'的确关系到学生的诚信问题,考前那么多学校供你挑选,你报考的志愿,须事先慎重考虑。学校既然录取了你,考生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些人则认为,被录取但不报到,是学生的选择权,与诚信无关。苏州大学教育学研二学生魏艳认为:“单纯地将'被录取不报到'现象归结为'不诚信'不合理。因为造成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去就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因为他拿到通知书而没去读就剥夺他下年读书的权利,是不恰当的。”

  专家分析,在美国,一个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五六个高校录取通知书,由考生最终选择入读哪所学校。而在我国,考生很难同时拿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这样一来,选择的机会少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混淆了学生的正当选择权与诚信问题。

  学生放弃入学哪方有责?

  每年将近40万的准大学生因不满录取结果而放弃进入大学,高校不可回避一个问题:为何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上不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而选择复读?

  熊丙奇认为,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集中分批次按志愿优先的高考录取原则,一个学生只能拿到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制约了学生的选择权。

  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把学生放弃就读归为学生不诚信,还出台限制措施,是高等教育长期习惯垄断地位、没有市场竞争意识的表现。当务之急是好好完善自身教育质量和录取规则。

  有专家表示:考生“录取后不报到”现象,是对教育管理部门提出的一个挑战,是否应该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逐步开辟高考报考绿色通道,让莘莘学子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多的余地。确切地说,我国高等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这种受教育者的选择权,这样才能让高等教育感受市场竞争的压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