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录取数增20倍 今昔高考大不同 百姓国家均受益
2007-06-0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资料图:五月十二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00七年普通高考咨询会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三十余所重点院校,以及国内高职专科类院校、本地院校等共计百余所高校汇聚于此,吸引众多乌鲁木齐学生及家长前来咨询报考事宜,现场人流如潮。 中新社发 刘新 摄

  北京19中高三学生裴士清今年参加高考,心情非常坦然。6月5日晚上八点半,距离高考只有一天多的时间,这位高三男生镇定自若,在家里电视机前看新闻。从北京理工大学附小到八一中学再到北京19中,小裴苦学之余,兼修民乐,目前已是铜管六级。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年。现在参加高考的考生与以前的考生相比,少了一份激动,多了一份平静。如今在厦门大学高教所工作的刘海峰回想起30年前的高考故事,对当时的那份激动仍然记忆犹新:“刚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都不敢相信!”

  1976年刘海峰高中毕业以后上山下乡,当过赤脚医生,抡过棒槌,打过石头。福建的夏天非常闷热,当时刘海峰对幸福的理解很单纯,“幸福就是夏天不用割稻子”。刘海峰参加的耕山队有十来个农民、五六个知青。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刘海峰晚上就一个人在如豆的灯下看书。

  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刘海峰听到消息都不太相信。因为1973年和1975年都有过类似传闻。直到1977年10月,消息得到了确认。而距离当年的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知青们全部回城备考。刘海峰非常兴奋地参加高考,录取到厦门大学,从此走上了研究的道路。

  两代人参加高考的不同心态,折射出30年来高考发生的诸多变迁。刘海峰感受最深的是录取比例的变化: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录取比例约为2:1。

  发端于1999年的我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

  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入学机会逐渐增多,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在扩大,一座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已经架起。

  如今,刘海峰主要从事中国高教史研究与教学。从参加高考到研究高考,刘海峰被称为“高考研究专业户”,而他更喜欢被称为“考试研究的专业户”。

  30年来,我国共选拔了3600万名像刘海峰这样的大学生。恢复高考30年,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这3600万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都与中国30年来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进步与局限 高考恢复30年:纪念的钟与反思的鼓
· 高考恢复三十年:近九成人称命运因高考而改变
· 调查显示:三成公众盼高考“统一”促“公平”
·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高考制度总体持肯定态度
· 高考30年成败检讨:改革需思路清晰路径对位
· 调查显示:恢复高考30年来高中生体质持续下降
· 前部长上书忧心应试教育吁全社会努力医治顽症
· 回望30年之历史深处 高考决策交锋的四个回合
· 首倡恢复高考的功臣归属模糊疑案折射变革(图)
· 政策解读:多项新措施推进改革 保障教育公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