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两基”攻坚计划历时四年:教育的阳光普照西部
2007-11-28  人民日报  温红彦 袁新文

字体大小:

  攻关夺隘,苦抓实干,筚路蓝缕,历时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协同作战,今天,终于迎来最后的凯旋!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在新千年伊始实现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随着西部地区攻坚战的完成,中国再次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西部地区整体实现“两基”,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完成义务教育。

  “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成就举世瞩目:

  ——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

  ——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比2003年初的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西部地区累计扫除文盲60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两基”攻坚,给西部农村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陕甘宁、在云贵川、在八桂大地、在青藏高原……一幢幢新校舍拔地而起,一套套卫星接收设备运进校园。如今,西部令人陶醉的不仅是风吹草低、长河落日,更有美丽的校园和孩子们的笑脸。

  “两基”顺乎民心,合乎民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说,西部“两基”攻坚的胜利完成,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基”攻坚,诠释“穷人教育学”的大手笔

  这场发生在我国西部的攻坚战,是中央领导集体直接组织和指挥的国家重大教育专项计划,是新世纪促进区域、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全局性重大战略举措,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是发展中人口大国成功运用政治智慧和国家体制诠释“穷人教育学”的大手笔。

  “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的教育学。”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的困难,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2003年,本届政府上任伊始就郑重承诺,到2007年
  西部地区整体实现“两基”。2003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西部地区“两基”问题,当作攻坚战来打。2003年12月30日,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温家宝总理强调,西部“两基”攻坚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大目标,要像抓“八七”扶贫攻坚那样抓好“两基”攻坚的落实。

  2004年2月26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攻坚计划正式实施。国务委员陈至立担任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分别任副组长,教育部主管基础教育的副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攻坚令出,号角嘹亮,“两基”决战在西部广袤大地上全面展开。短短4年,西部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不用交费,美梦成真!

  决战“两基”,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留在最后的往往是难啃的“硬骨头”。西部“两基”攻坚,必须打一场众志成城的攻坚战。这场攻坚战由国务院直接指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西部开发办、扶贫办等多部门共同参战,省、市、县层层抓落实,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

  2004年7月5日,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分别与西部12个省( 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郑重签署了“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省长们立下“军令状”,亲自领兵挂帅,各级政府责任明确。

  西部各省举全省财力物力奋战“两基”,形成了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世界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为发展中人口大国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开辟了新路,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

  让西部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让西部孩子有学上,首先必须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为此,中央决定,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山乡学校一穷二白的窘况,许多学校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标志。

  “自古读书须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钱。”2005年,国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截止到2006年4月,中西部贫困地区大约有35万名因贫困辍学的学生重返校园。

  西部有多大,讲台就有多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经过5年努力,搭建了一个遍及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把优质资源送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在中西部地区的23个省份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4万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26万套,计算机教室4万多套,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校,初步实现了“学得好”的目标。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的建立,也是西部“两基”攻坚的成果。2006年,有1.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2007年,全国又招聘特岗教师1.7万人。各地积极解决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短缺困难,使得西部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办教育要用心力,还要用财力

  “办教育要用心力,还要用财力,两者不可偏废。”在实施西部“两基”攻坚中,本届政府把投入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向西部继续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支持的同时投入大量专项资金,这样短时期、大幅度的投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保证了“寄宿制学校工程”、“两免一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推进。仅落实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央政府就安排了100亿元专项资金。加上其他用于扶持西部教育的项目,在实施和推进“两基”攻坚计划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达300多亿元。西部各省也多种途径增加攻坚经费投入。

  从2006年3月起,国家率先在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试点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在全国农村推开,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增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仅今年一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资金619亿元。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堪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资金投入大,更要用得好。西部“两基”攻坚创新资金运转机制,有效保证了专款专用。这笔专项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不下拨到乡镇和学校。实行“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激励机制,既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投入和保障责任,也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的任务与责任,这种目标导向的计划落实模式,为各计划项目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了评价基础和执行标准。

  举全国之力攻“两基”之坚,确保西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两基”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既体现了党和政府“攻坚”的决心,反映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艰苦卓绝的努力,也展现了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合力,展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奉献的精神。可以说,西部“两基”攻坚,是举全国之力攻“两基”之坚。

  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与决战“两基”连在一起。甘肃临潭县原教育局长马永祥常年奋战在“两基”攻坚第一线,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人民群众称之为“攻坚局长”。为了让西部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无数人将“两基”攻坚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和奋斗目标,他们的事迹成为决胜“两基”的动人篇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神圣庄严;实现西部地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时代新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陈至立在西部“两基”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巩固“两基”攻坚成果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个人
· 陈小娅:“两基”攻坚为西部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 中国政府以“两基”攻坚诠释“穷人教育学”
· 教育部官员:西部“两基”攻坚目标已如期实现
· 西部“两基”攻坚已在农村建成寄宿学校六千多
· 教育部财政部召开“两基”攻坚扫尾工作会议
· 王旭明: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在中国业已实现
· 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改善民生的奠基工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