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将陆续登场
2009-01-08    新华网-新安晚报 夏丽霞

字体大小: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三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将陆续登场。记者昨天获悉,省劳动保障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七部门将联合组织开展这三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初次就业率力争达70%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服务对象为尚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活动,将力争使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毕业生登记失业后半年内就业率达到60%以上,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登记认定制度,登记后半年内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根据安排,我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市场和网上就业市场活动已经开始,2009年1月到4月,将分别举办安徽省医药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淮北分市场及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学院等12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届时,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还将牵头组织“江苏沿江企业安徽高校行”、“安徽企业校园行”活动。

  2009年3月的第4周,我省将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间的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同时,2009年5月和11月,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期间,我省各地还将搜集一批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广泛发布,举办免费的分行业、分层次的专场招聘洽谈活动,以多种形式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

  启动“就业援助周”

  就业援助系列活动的服务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以及城镇新失业人员。工作目标是使每一个新出现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能够及时登记,并得到就业援助。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或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只要其不挑不拣,5个工作日内即推荐一名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还将落实其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据悉,1月10日至16日,我省将开展“就业援助周”活动,活动期间,各地将开展相关主题日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就业援助对象的就业问题。届时,全省通过开展入户家访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提供即时岗位援助,制定计划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

  今年还将全年开展“创业一条龙服务”活动,为有创业意愿的困难人员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并建立“安徽青年创业基金”,依托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以及社会关注青年创业人士共同建立,金额不少于500万,扶持初创型青年创业者(包括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扶持成长型企业青年企业家进行二次创业。

  为农民工送“春风”

  据介绍,今年2月的第3周,我省将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服务农民工、“零转移农户”成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其中新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

  春节前,各地将重点做好新失去工作农民工的职业介绍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需求摸查工作,为节后提供服务做好准备。春节后,要普遍免费发放“春风卡”,介绍主要输入地区用工需求形势、进城务工基本常识、维权注意事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合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联系方式等,帮助农民工求职。(夏丽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 大学生就业:难点如何突破
· 人社部:多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折射了什么
· 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线上线下并举显成效
· 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开通“线上就业指导 网上就业服务”栏目
· 大学生就业迎来最艰难时刻!
· 2018年大学生到私企与创业意向上升,对待遇重视程度下降
· 68.2%受访者认为国家近几年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力度大
· 30余名毕业生被农发行补录后为何不能入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