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谈希望工程影响力
2009-11-05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评估’是对希望工程的一次全面体检,同时也是一次对社会的交代。”10月30日,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此次评估最重要的意义是,探究希望工程将如何面向未来,并考量在当今形势下,哪些要保持发扬,哪些要克服、改正和提升。”

  中国青年报:与10年前的一份希望工程评估报告相比,这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工程的捐款率、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您认为希望工程的成功原因是什么?

  涂猛:衡量一个公益项目是否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接受帮助的人是否因为受助,命运发生积极改变。希望工程20年,资助学生346万人,很多受助人在接受希望工程帮助时,感受到了物质帮助外的心灵关怀,并将帮助化成动力,变得自信自强。不少人在自己有能力后,还把爱心传递了下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就体现了公益的核心价值观——自助助人。

  中国青年报:希望工程最初的主要资助对象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现在有变化吗

  涂猛:2005年,国家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后,依靠政府的力量基本解决了农村因贫失学的问题。我们资助的重点转到了高中、大学、职业教育还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弟身上。比如2006年开始,我们在大学生中实行“圆梦行动”,3年资助了10万多个贫困大学生。

  资助方式也有很大变化。比如,现在对大学生的资助有“肯德基模式”,我们概括为“1+1+1”,即首先是资金资助,向大学生提供每人两万元;第二是勤工助学,向大学生提供在肯德基打工600个工时的岗位;第三是公益实践,动员引导受助大学生,在高校组建公益社团。在公益社团的实践中,不少孩子表示,帮助别人时,自己的自信心、公益意识、公益服务技巧都获得了提升。

  中国青年报: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震区的希望小学完好,被称为“最牛的希望小学”。希望小学目前状况如何,今后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涂猛:9月底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希望小学有15940所,现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4所希望小学。希望小学的发展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升级。目前希望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缺老师,缺器材,另外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我们已经在200所希望小学试点“希望食堂”,以后会逐步推广到全国。

  第二是解决农村小学校舍不足的情况。上个月我去了云南昭通市镇雄县的两个中学和两个小学。那里几乎每班都是50多平米的教室坐了130多人,两张小桌子有8个孩子挤在一起。有个校长说,他每天都提心吊胆,不敢让所有班级同时下课,因为孩子一跑动,教室就震动,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有卫生问题,学生高密度聚集,如果有一个孩子得了传染病,会很快蔓延到整个学校。宿舍也不够,2/3的学生得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这对贫困家庭来讲负担很重。昭通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类似学校有100多所。我们在这样的地区,要加大希望小学的资助建设力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希望工程25年 李克强回信首所希望小学师生
· “希望工程”将为希望小学培养300名营养师
·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款直接打进学生银行卡
· 希望工程走出国门 第一所国外希望小学将开工
· 山东:希望工程20年资助贫困青少年超过46万名
· 希望工程20年座谈会召开 王兆国出席并讲话
· 20年资助346万农村困难学生 希望工程全面升级
· 教育回望:1989年 希望工程给我希望
· 黑龙江:希望工程15年接受海内外捐款1.57亿元
· 希望工程发起义工行动首批义工向希望小学派遣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