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一教师公开指责本校教材“垃圾”教材之争争的是利益
2014-01-10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广州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一教师公开指责本校教材“垃圾”

  教材之争,争的是利益

  教材编写一直是不少高校教师们的“兵家必争之地”,编写教材不但能赚取一定的版税收益,还能为评职称加分。这导致有些老师“七拼八凑”,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近日,广州的一所高校就因为教材选用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深究之下,教材之争的背后,其实还是利益之争。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目前国内高校教材在编写、出版、选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看不见的利益链条。

  ——编者

  “计算机教材真的有错误吗?”“不知道,我们上课用教材的地方不多,老师基本都是自己讲。”

  1月9日,记者来到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放寒假了,行政大楼一楼平台上,两名女生靠在身边的拉杆箱上,看起来是准备回家的样子。她们口中谈论的“计算机教材”,就是最近闹得比较凶的“教材之争”:信息技术系教师叶克江利用校内邮箱向全校教工群发邮件,指责该校选用的计算机公开课教材存在诸多错漏。随后,受到了校方全院“通报批评”的处分。

  校方:教材选用程序规范

  这桩教材之争,缘起于2013年10月21日和11月14日,叶克江两次利用学校校内邮箱,向全校教工群发邮件《“国家级垃圾教材”是如何炼成的》,矛头直指同系另一名老师杨伟杰等2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也是学校自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使用的公共课教材。“‘计算精度越来越高’中间的‘越’字不见了,‘英文字符’也缺‘文’,‘单击’变‘双击’,‘右侧’成‘左侧’,‘代码’成‘代表’……”叶克江声称,仅前三章已挑出68个错误和87个不妥之处,并直指该教材是“垃圾”,在校内闹得沸沸扬扬。

  校教务处处长谭伟民介绍了当初选用这本教材的原委:在2013年秋季学期之前,学校公共课连续4年使用的都是叶克江主编的教材。但之后,国家计算机考证的内容发生了调整,有必要启用新教材。5月,在审查选用新教材的程序中,学校同时收到了两本样书,一本是叶克江等3人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另一本就是杨伟杰等人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为慎重起见,校方专门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共查询网页对两本教材进行了查验,结果发现叶克江提交的教材存在造假行为,“这本书的CIP号和ISBN号码系盗用他人,并非合法出版。连书号都是假的,我们当然不能选用。”最终,叶克江的教材,被杨伟杰的教材取而代之。谭伟民说,学校选用教材有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权威出版社出版,二是近3年新出的教材,三是符合高职特点,四是优先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这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无论从哪个条件看,杨伟杰主编的教材都更加优胜。”

  鉴于叶克江利用校内邮件系统群发邮件,“搞乱人的思维、混淆是非,对学校和杨伟杰等人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行为违反了学校《校园网信息上网的管理规定》、《教师个人主页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精神”,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对叶克江的行为给予全院通报批评。

  “这绝不是压制不同意见,不可能他指出错误了,我们就处分他。对于教师采取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我们是非常欢迎的。这一处分,针对的是公开群发邮件这种极端行为,像张贴大字报一样,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院监审处处长张小红澄清。一些人更猜测,叶克江举报的个人动机,可能就是自己的教材被他人取代而心中不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材“全国统编” 更加精当科学
· 教材里的“假课文”到底假不假?专家:不要炒作
· 没有教材的课如何教好?
· 教材城市化困扰农村学生
· 北京海淀区发布新地方教材《走近圆明园》
· 《蜗牛》进教材引议 王旭明:别把眼睛光盯着周杰伦
· 教育部:努力编写出中央满意师生欢迎的优秀教材
· 评论:教材出错 道歉不如召回
· 沪语教材首进课堂 小学生学说上海话
· 北京:地方教材经初审才能进普通中小学课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