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PEC志愿者,我们很光荣很自豪”
夜幕降临,北京大学研二学生易佳乐还没回学校宿舍。
身为APEC会议志愿者的他这几天一直在国家会议中心新闻发布厅服务,因为是在后勤组,当一天工作结束后,他和另外7名志愿者还需要为工作地点补充“供给”——矿泉水。
推上小车,到地下一层库房去搬水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80箱矿泉水,一箱一箱地往小车上搬,搬到一半时,身高一米七几的易佳乐感觉胳膊有点儿酸。“坚持!”他不断给自己打气。几趟下来,矿泉水终于补给到位。
和易佳乐同样辛苦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崔雨涵。今年9月,她得知APEC会议招募志愿者,便在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严格选拔,她被选为交通组跟车志愿者,每天要随车从位于建国门外的一家酒店出发,将参加APEC会议的代表送到国家会议中心,如此往返两三趟。
“糟糕,我的书包落在酒店了!”昨天早上,车刚开出酒店大门,有个外国代表忽然大声向崔雨涵求助。崔雨涵了解情况后,迅速与司机沟通。“幸好这位代表发现得早,车调头比较容易,返回酒店也没耽搁什么时间。”崔雨涵心里庆幸。
几天来,崔雨涵跟车的工作还算顺利。经过国贸的时候偶尔会堵车,有代表问起堵车的原因,她就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解释:“这里是北京经济的心脏,有好多企业,这里的堵车,正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发展……”
为APEC会议服务的志愿者共有2280人,分别来自23所高校。其中,1300余人分配在室内岗位,另外900余人每天要在室外岗位上工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二学生寇爱民就被分在了半露天的安检口当翻译。
“早上八点上岗,一站就是三个小时,特别冷。”个子不高的寇爱民摸摸冻红的鼻头,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好在团市委给我们发了暖宝宝,可以贴在脚心处,解决了大问题。”
她所在的安检口是国家会议中心外围,媒体记者、参会代表都可能从此进入,属于人流较多的地方。前天下午,有位带着单反相机的外国代表想进会场,事先却忘了登记设备,被拦在安检口。见外国代表有些着急,寇爱民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他做解释,缓解情绪,随后,又迅速与相关部门沟通。20分钟后,这位代表满意地进入会议中心。
为APEC这样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服务,北京的志愿者们还是第一次,但是,这些“90后”志愿者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在服务中得到了历练、增长了知识,在奉献中收获了快乐、提升了素质。
“没想到这次服务会这么累,但大家都没有抱怨。”谈及此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收获,易佳乐表示,“通过这次服务,我深切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
寇爱民说,她以前在学校里相对封闭,很少接触社会,通过这次锻炼,自己学会了如何尽职尽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四学生石韬更是说出了大多数志愿者的心声:“当APEC志愿者,我们很光荣很自豪!”(记者 贾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