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2015-08-1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近些年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图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

  1.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本专科学生5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4.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5.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每年补偿或代偿总额的1/3,分3年补偿代偿完毕。

  6.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7.师范生免费教育。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8.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包括学费资助、生活费资助、其他奖助学金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9.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解决学生家庭至录取学校间的路费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费,省(区、市)内院校新生每人资助500元,省外院校新生每人资助1000元。

  10.勤工助学。

  11.校内资助。

  12.绿色通道。

  研究生教育阶段

  1.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标准不得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地方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3.国家助学金。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

  4.“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标准由高校确定。

  5.国家助学贷款。以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

  6.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7.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8.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1.免学费。

  2.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生均每年2000元。

  3.顶岗实习。

  4.奖学金。

  5.学校免学费等。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国家免学费政策之外的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6.其他资助。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1.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学校资助。

  3.社会资助。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1.免学杂费。

  2.免费教科书。

  3.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5元。

  4.营养改善计划。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政府资助。

  2.幼儿园资助。

  3.社会资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版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发布 覆盖学前至研究生
· 资助政策送上门 贫困新生入学“三不愁”
· 教育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已覆盖各个学段
· 教育部:去年全国学生资助经费增三成 共876.5亿
· 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吗
· 四川贫困生明年可享4项资助新政
· 中国将建信息系统 对贫困生资助精准度提高
· 高校为何频出“伪贫困生” 评选制度需完善
· 教育部:禁截留挤占挪用高校家庭贫困生资助金
· 贵州发放7亿元生源地贷款 13万贫困生圆大学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