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连升:
“双一流”建设要求将高校师生当成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学校对我们的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山东大学信息化要率先一流。这就需要迅速推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校领导为切实解决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存在的服务师生的难题,提出了教师办事不出学院、学生办事不出校区的“两不出”信息化工作目标要求,信息办提出“网上办、掌上办、机具办、不见面”,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线下自助办理”的信息化服务模式,落实“两不出”要求。
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数据为核心、以流程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的信息化体系,提出了“师生为本、基于场景、面向服务、创设情境、示范引领、合规遵从、持续改进”二十八字信息化工作方针,创新性地设计了以全域数据库、网上服务大厅、校园E站、学院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高标准进行数据标准建设,认真研究确定数据建设技术路线,建立起由底层数据支持环境、中层数据标准体系、上层数据管理体系组成的数据中心,称之为全域数据库。以统一认证、即时通信、开发工具、数据工具、电子签章等为支撑层,基于全域数据库构建网上服务、校园E站、个人数据服务、学院信息服务以及校情决策支持等,完成了学校一体化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全面梳理服务师生责任清单、管理事项、服务事项,优化审批和办事流程,信息办负责组织技术实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构建了“一网通办”的网络服务大厅。对于证明类、证书类、授信类等纸质文本,均可通过自助机具打印,每个校区建设一个自助机具公共服务区域,同时推进电子证单化,实现统一管理和运维,我们称之为“校园E站”。2018年12月,初步实现“两不出”目标。
教师办事不出学院,学生办事不出校区“两不出”目标的初步实现,解决了师生办事难、脸难看、门难进等一系列面对面服务的难题。也正因为有了数据,所有在线办理的事项和流程均可见可评价,为持续改进信息化服务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2019年上半年,自助服务机具投放到了每一个学院,并优化、强化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机具办、不见面”和“一网通办一站式线下自助办理”。下一个目标是“一键式办理”,需要对网上服务事项进一步简化、优化,对机具功能服务进一步“集成化、简单化、智能化、一键化”以及运维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所有信息服务进行管理、监控并持续改进。
另外,我们通过网络智能交互教室实现课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山东大学是一校三地八个校区办学,学校制定发布了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一意见N方案,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支撑条件建设。为了共享优质的教师和课堂教学资源,提出了“远程智能交互教室”的概念。
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对于教室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对网络智能交互教室进行了设计:第一,远程要有现场感,现场要有沉浸感,并做出了具体要求;第二,要有运维管理系统实现网络智能交互教室的统一管理,要对接课表,实现主讲教室开机,听课教室自动开机,支持课程直播、后台录播。
以“远程智能交互教室”构建1+N网络交互课堂和网络在线课堂。所谓1+N网络交互课堂就是一个教室上课,N个教室同时听课和课堂在线交互。网络在线课堂打破了时空界限,一方面可以直播让学生远程听课,另一方面支持远程在线听课督导。另外,录播功能支持教师自己的教研活动,对接视频会议系统,最大限度获取和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2019年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信息楼65间教室建设理念和模式引起社会关注,被人民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成为“网红楼”。
葛连升:
山东大学“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中提出了五个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服务导向、标准导向和绩效导向。未来,学校所有的信息化项目都要围绕这五个导向来落实。
山东大学以校园卡系统为核心,构建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将校园卡系统应用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在济南召开了“数据赋能、构建智慧校园生活”现场会,旨在以数据赋能校园生活,构建智慧校园生活服务。
山东大学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期要在今年完成“一张表”工程和学院信息系统建设。山东大学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入选教育信息化专委会案例,它包括全数据库、网络服务大厅、校园E站和学院信息系统,而学院信息系统正是解决学校到学院管理服务的“肠梗阻”,是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举措。
学校十四次党代会要求,五年内建成“智慧山大”。为此,系统开展了“智慧山大”规划、实施方案研究与编制工作。研究认为,智慧校园是物的系统,“智慧山大”是人的系统。为实现上述目标,确立了“数据化、网络化、平台化、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智慧化”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路径,明确了“全面感知、全面连接、全面融合、全面智能”的“四个全面”技术路线,提出了“无处不学习、无处不书香、无处不科学、无处不人文、无处不体育、无处不服务和无处不便利”的“智慧山大”建设目标,构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我发展的校园环境,形成师生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校园新生态,持续保障和提升师生信息化、智慧化体验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