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彭南生
过去看不到用不到的资料,现在可轻而易举地获取,利用信息化手段,传统人文学科都可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其他的学科更有巨大发展空间。——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于2012年成为国内教育信息化第一批改革试点高校,其所在的湖北省也是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唯一试点省份。在接受专访时,彭南生副校长对此感到非常自豪,他认为,“当前将信息化阻力转化为零当有可为。”
探索深度融合之路
华中师范大学于2011年即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只翅膀。为此,从2011年起,华中师范大学就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上做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
2015年11月中,华中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通过验收,该平台即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平台已经经历两到三年的运行,推进各类各学历层次的学生通过该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开放式管理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该平台已有注册用户近三万人,其中教师2000多人。全校师生对该平台普遍表示满意。
“教育信息化重点要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建机房、提供工具辅助、完成教材电子化,再进行模式创新、方法变革、内容创新、工具更新、评价创新。”彭南生说。
他对学校在信息化另一个重要战场——科研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极为看好,对于信息技术在人文社科研究的前景,尤其乐观。他专门向记者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最近启动的国内首个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汇集一百多个调查网点,实时采集数据,如此形成的调研报告,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而这样的手段,在传统社科研究中是不可想象的。”彭南生说。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村庄信息统计只到乡镇,无法到村。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借助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全国60万个村庄的数字化管理。该院还建设了“中国农村数据库”,整合现有三农信息资源;实施“百村十年观察计划”,在全国258个村庄进行为期10至30年的调查和跟踪观察。
为促进科技资源交流、汇集与共享,华中师范大学推动建立了科研信息化的“两池”,一是“资源池”:网络资源、计算和存储资源、各类信息、数据和软件等基础资源,以规范接口和管理政策接入,实现资源管理与调度;二是“服务池”,资源池的虚拟化与服务化即形成“服务池”,其目标在于,实现云存储、云计算、数据服务、协同环境与应用平台的云模式运营管理,也兼顾传统资源的服务与专用云的定制服务。
难在主动,突破口在教师
彭南生谈到,当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也很明显,“难在三点,一是观念和理念,二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三是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客观局限。”
彭南生进一步解释说,要从惯性的教与学的模式中转变过来,难在“自主”两个字。从以前的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习为中心,不但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莫大的挑战。长期的应试教育,学校里老师扶着走,时间都被题海占得满满的,到了大学,学生要变成自己走,手里有大把的时间,并且,过去的课堂,老师满堂灌,学生带着耳朵来上课,现在,知识事先都要消化了,进课堂要带着问题来。“对学生和老师来说,这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下大工夫。”
彭南生认为,“听起来难以破解,但也不是不可为。”他指出,华中师范大学抓住的关键点是“教师”。“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应采用多种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促使信息化阻力转为零。”
机制、经费,以及人才队伍等均对高校信息化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重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给师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带来的深刻影响。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出台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数字化教师”的培养目标,努力实现教学改革任务的“四个转变”,即“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由此更新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华中师范大学在传统课堂中引进网络课堂和混合式课堂形式。同时采用多元协同方式,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从2013年起,分三年时间完成必修课数字化资源建设,要求教师开出的三分之二必修课要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目前已经自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并得到有效应用的课程有700多门。
与此同时,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华中师范大学采用集中式“头脑风暴”的形式,从2013年起,陆续开展了500余名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培训,组织教学骨干到纽约大学奥斯威格分校,开展TPACK(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教学法的整合)教学培训,实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的能力。
创新物理空间与资源空间
作为历史学教授,彭南生曾经参与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黄一农教授主持的“E考据与红学”研究成果评定,印象十分深刻。他说,“现在对文史研究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黄金时代,过去看不到用不到的资料,现在可轻而易举地获取,利用信息化手段,传统的人文学科都可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其他的学科更有巨大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利用大数据可以促进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启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彭南生认为:“新的信息孤岛是现实存在的,未来要消除和打破孤岛隔离,需要从顶层进行统筹,将数据开发、运行维护都集中到大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将汇集各院系、职能管理部门的资源与数据,实现在全校范围内的共通共享。
谈到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彭南生认为,除了资源空间的创新外,华中师范大学未来的重点在于物理空间与资源空间的融合创新,从而实现“未来教育”的目标。
物理空间创新上,华中师范大学将重新改造9万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即打破传统教室的格局,设计学习活动室、小组式的圆桌课堂等,将之改造为满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大楼。通过云端一体化平台,将该物理空间,与资源空间、社交空间结合,把智能终端、电子白板、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等有效串联起来,实现学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面深度融合。
在专访的最后,彭南生介绍说,近几年来,华中师范大学遵循“一体两翼,建高水平、国际化、信息化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提出“文理见长,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和有特色的工科”的具体发展目标。“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远景规划里,信息化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下一步将深度推进教育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