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任少波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理念跟信息化的功能几乎完全一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开放共享,未来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开放与共享,这是“十三五”规划摆在高等教育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任少波
信息化是大学的“水电气”
《中国教育网络》:请结合贵校的“十三五”规划介绍一下,信息化战略在大学的“十三五”中应居于怎样的位置?
任少波:全球化和信息化正驱动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浙江大学“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和总体排名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部分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规划分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治理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信息化是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校园基础网络、公共平台、应用系统等信息化设施如同水、电、气一样,是整个学校的基础设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撑科研创新、推动学科建设、优化治理体系、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规划在浙江大学整个办学规划当中应该说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的地位。第一,基础性和支撑性。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列入规划,在整个支撑的规划当中,浙大将信息化放到第一位。第二,信息化规划又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信息化不单单是提供一个支撑或办学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它是办学的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增长空间、新的教育形式和办学形式。高校信息化将为大学构建新式办学空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围绕展示、交流、传播等功能,融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信息发布空间;支持开放共享、师生互动的在线教学空间;有序揭示校园公共学术资源和师生原创性学术资源,内容丰富的学术资源空间;支撑综合改革,建立校务服务网,网上办事更便捷。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信息化也可以成为未来办学的一个主角。
在战略意义上,信息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先导性。信息化的发展,首先促进管理改革、流程优化,推动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加科学化,进而能够推动整个学校办学的管理流程、各项制度建设进行不断的优化,更加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更加适应师生员工的需要。
进一步增强大学的开放性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信息化在大学的下一阶段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任少波:第一,信息化将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理念跟信息化的功能几乎完全一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开放共享,未来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开放与共享,这是“十三五”规划摆在高等教育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高等教育的开放,这个开放是指与社会的交流、与国际的交流,既指教学课程的开放,也指整个办学服务、文化建设创新等方面的开放,使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在高等教育之间、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实现共享。
第二,教育信息化是契合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真正在大学落地,促进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这也是“十三五”期间需要进一步推动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发展迅速,许多学校已经初步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水平进行平等竞争的条件,相对而言,高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尤其是在标准化、科学化等方面,与世界高水平的大学相距甚远。例如,教师上课,什么样的标准属于优秀,课堂质量的好坏如何判断,具体课程所需要的环境,等等,都还处于经验主义,依靠教师的个人判断,仍没有一套相对规范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当然,大学不同于企业运营,企业可以精确衡量某一个零件加工的精细度,大学的学生不会是零件,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漫无边际,而信息化是可以帮助实现更为精细化管理的手段。
我们与台湾的学校探讨过关于校务管理的话题。这个校务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也包括教学环境、学术环境等,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精实管理的过程中,均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判断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进而实现大学整体管理的科学化。
“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推动的重要工作就包括全校统一校务服务门户。这是11月中旬刚刚开通的一个门户网站,把全校各个部门的责任清单、审批清单、服务清单全部上网,并公布全部审批服务流程,在学校的管理服务中引入“互联网+”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得学校的管理服务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公开化。因此,信息化平台不仅可以进行监督,还可以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是未来一项重要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优化和创新。
机制是落实行动的关键问题
《中国教育网络》:您提到信息化工作的两个方向,一是教育的开放性,二是流程的优化和再造,这都使得学校原有的习惯和工作方法发生变化,也一定会遇到阻力,那么,学校通过哪些措施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任少波:首先,我认为机制是最关键的。高校推进信息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怎样使得师生们和各个部门都能够从理念到行动一致起来,共同推动信息化工作,这大概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
与前几年不一样,目前高校中关于信息化的观念都已经到位,然而缺乏行动,有理念没行动,问题在哪里?那就是动力机制、压力机制、约束机制都缺乏。所以,信息化需要通过机制建设,使得理念转化为行动。
浙江大学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建设机制,从领导小组到部门协同,到各个基层单位的激励机制,包括建立示范带动机制。最近,浙江大学正在创新信息化队伍建设机制,希望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专门人才,能够按照统一的行动、统一的机制进行。
其次,要做好顶层设计。好的机制一定要有好的目标来引导,顶层设计能保证行动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吸引资源投入的配套政策。这是“四两拨千斤”的办法。信息化需要资源投入,资源从哪里来?既需要吸引社会资源,也要调动校内各种资源。学校设计一套好的政策,把社会资源吸引进来,也能把正常的业务资源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吸引进来。浙江大学从“十二五”开始启动各种示范建设,给予一定的引导资金,从而吸引其他的业务资金、社会资金,协同合作推进信息化建设。
当然,不管是顶层设计,还是各种配套政策,需求引导是核心,只有遵循这样的理念,信息化才能真正在大学里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推动当中。
《中国教育网络》:好的机制要有配套的政策,浙大具体是怎么做的,能否举几个相关的例子?
任少波:比如浙江大学的“一卡通”。开始各个部门有各自的卡,如图书馆、食堂、停车管理等等,如何统一成一张卡,这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形成校园卡规划,依靠校内的政策,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建设,使得统一的卡有了资源基础,再将这些资源与各个部门的资源相匹配;之后,各个部门自愿纳入到校园卡系统,原来的卡自动消失了。一个完整、良好的超前规划,一个资源保障、部门协同,浙江大学校园“一卡通”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再如资源的节约系统。学校计划按照人员进行节约,于是设计了一套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节能降耗的系统。要结合的主要是后勤系统,学校采用逐步推进的办法,实行学校出一部分资金、后勤部门配套一部分资金和社会单位参与,并逐渐吸引更多的校内部门参与。目前,学校整个节能网络已经建立运行起来,共已节水96万吨,节能5117tce,节约费用达1514万元。2014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将浙江大学评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十三五”信息化工作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投入。最强有力的信息化还是要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有充分的投入,信息化行动需要具备内生的动力、外部的压力,以及引导的力量,完全靠理念驱动,并不能使得信息化真正走向成功。
信息化对课堂仍是改良而非革命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看待信息化与教学的关系?您认为信息化技术在高校中如何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支撑教学的创新发展?
任少波:有没有充足的动力机制是在线教育未来发展的挑战。动力机制是什么,整个环境形成了没有,有没有改变,有没有相当大的诱导力?我认为未来在线教育还会碰到很多挑战。这也是为什么目前MOOC在大学教学领域难深度介入遇到瓶颈的原因。
浙江大学在教学信息化的推动上做了一点尝试和创新,以《工程图学》、《工程光学》、《临床技能》、《食品科学导论》四门课程改革为试点,构建了知识资源中心、视频交换中心、智慧教室、CNSPOC等体系化的教育教学服务支撑平台。希望通过教学的资源库、智慧教室、视频教学系统等方式,将这些课程变成先导课程。先导课程就是把课程放到中学去,从中学就开始相关的课程学习,通过信息化手段,如交互平台、跨校区教学系统、国际在线教育系统、MOOC平台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MOOC能够对课堂和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大的冲击,但对整个高等教育来说,我认为短期内影响并不大,尤其是对一个学校自身不会产生重大的变革。当然,从更长远的未来教育来看,将来或许会产生一种新的学校模式、新的教育形式。就像经济学里讲的,生产力的变化一定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道理是一样的,新的工具的引进一定会使得教学模式本身发生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还是仅仅是一种改良性的还很难说。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MOOC还是属于一种改良性的、辅助性的手段,还不能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
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我比较倾向于课程的开放共享,对教学流程重组、重构或者是再造、优化,这些更切实可行。当前的高等教育或者是课堂教育来说,最强大的压力来自于信息化营造的整体社会环境,以及整体的认知和知识传播的环境所发生的改变,这个压力会迫使大学的课堂作一些变化。
目前“慕课”的发展大部分还是基于技术新工具提供的动力,而没意识到整个信息化环境给高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这个压力或许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比“慕课”更加丰富多彩,未必止步于“慕课”,更有意义的是课堂能够“互联网+”起来,而不是简单的“慕课”。
《中国教育网络》:信息技术在科研的参与和融合上,您是如何看的?学校做了哪些推动工作?
任少波:客观上说,现在高校信息化给科研的帮助还是偏少;但从全球范围来说,信息化已经给科研提供了畅通的交流渠道,信息量以及信息获得的便捷度都得到巨大的改变。但具体从某一个学校来看,信息化推动科研工作目前可作为的还不够多。浙江大学建设了机构典藏库,将学校中若干个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或者机构,汇集其学术资源、学术积累、学术成果,形成一个个典藏。这是科研信息化工作的尝试。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科研带来更大的空间,很多学科都依靠大数据进行科研工作。但这应是基于全社会的大数据技术的变化给科研带来的便利,作为一个学校,大数据库的建设能力与水平均会受到局限。比如基因数据库,光靠一个高校获得大数据都有难度,更不用提数据挖掘技术。因此,科研大数据的发展,应基于整个社会范围,汇集大数据的资源和大数据的技术,高校需要考虑如何跟社会结合,在大数据的领域上面开展科研工作,这是高校科研信息化面临的一个挑战。
创建组合式信息化人才队伍
《中国教育网络》:浙江大学“十三五”期间在信息化机制上有没有调整的计划?
任少波:信息化人才队伍机制是我们将要创新的一个领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工作的一个瓶颈,目前有两个不适应。第一,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定位,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自由发起、局部需要导向的工作组模式,不适应顶层设计、全局问题导向的整合协同工作要求。第二,融合业务体系、支撑办学声誉的发展目标,需要复合式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业务需求+信息技术+服务支撑”的组合式人才结构,不适应“深度融合、本质革新”的发展要求。
浙江大学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对社会的,二是面对校内的。面对社会的机制称为“自主型社会化”,吸引社会资源以及专业人才,包括吸引许多专业化公司驻校开发。这方面目前来看比较成功,过去几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支驻校的开发队伍、技术服务队伍,常年为学校所用。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中,浙江大学主要是依靠顶层规划和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实现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的汇集,形成协同的力量,这是协同工作的机制。面对分散在校内各部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今后我们计划建立协调机制,将这支队伍变成一个分布协同式的合作模式。
高校信息化最大的难点还是专业化人才。为什么呢?因为专业化人才在当今社会也是稀缺资源。高校的舞台就这么大,环境和待遇都没有竞争力,留住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很困难。长远来看,还是需要依托社会的专业化发展,将社会的专业化队伍加上高校里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化队伍,形成新的信息化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