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琪瑾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琪瑾
2018年10月底,在CERNET第25届学术年会的“CIO论坛”期间,《中国教育网络》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琪瑾。她谈起这两年信息化建设在学校的推进工作时,认为“变化很大”,之前是“自底而上”,各二级部门都有信息化的热情,但缺乏顶层设计,现在基本全校一盘棋,在整体框架下协同发展。但是,当下也遇到最大的挑战,那就是信息化进入2.0阶段,需要重新认识信息化的 “内生变量”,这种认识,要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这样,才能调动全校师生参加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刘琪瑾认为,信息化发展既要有远大目标,也要着眼解决眼前的问题,她提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技术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深入了解教育的规律,需要教育学专家、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因此,要建立一个很好的机制,激活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信息化环境。”
教育生态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
《中国教育网络》: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您认为信息化的新使命给高校CIO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应如何转变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
刘琪瑾:信息化新使命给CIO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对CIO个人能力素质的挑战,以及CIO推动工作的挑战。
首先,信息化2.0对CIO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需要自身硬,为了迎接信息化的新时代,CIO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化的素质。
其次,对于CIO推动工作方面,挑战存在于:第一,信息化2.0把信息化的地位从原来的支撑服务转变为引领创新发展的内生变量,战略地位发生较大的飞跃,首先要让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校师生达成普遍的共识,使大家都认识到信息化定位的新变化。 第二,实现信息化从1.0到2.0的飞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激活全校各二级部门和全校师生对信息化工作的参与程度,只有全校各个部门和全校师生对信息化工作参与程度高了,才能实现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战略地位从“全面推动”到“支撑引领”,生态发展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的升级。
这几年人们都感受到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因此,与其被动地适应改变,不如主动拥抱改变。而如何转变理念来适应时代的变革,是CIO需要做的工作。首先,认识到位了,理念就容易改变,也是前面关于CIO工作要面临的挑战;其次,转变理念还需要克服以往的工作习惯,CIO需要先从自身做起。
《中国教育网络》:推进教育信息化2.0,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推动作用和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您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给教育变革带来了哪些机会?又有哪些挑战?
刘琪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给教育变革创造了条件,使高层次的教育如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可能。例如,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完整记录学生和教师整个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轨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推送有效的学习资源,挖掘和激活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因为师资短缺而无法实现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再如,教学活动的数据可以使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估变得科学、规范和高效。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信息化创造的学习环境可以缓解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创造教育信息化的新生态。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要让这些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还需要对教育活动的规律进行研究,需要教育学专家、一线教师、学生、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建立基于这些新技术的教学模型,并推动教育手段的改革,而这些并不是信息化人员所擅长的,这就是我前面讲的,为什么要提高全校师生对信息化的参与程度。
切实解决眼前的痛点
《中国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2.0工作计划》中提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使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您认为高校应如何利用新技术,才能更有力地支撑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经验可分享?
刘琪瑾: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信息化,关健在于“化”,而不是在于信息技术。我们看到网上购物、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产业,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它们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反过来,我们在大学治理、“双一流”建设、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也有很多痛点,如果我们的新技术能解决这些问题,给师生们信心,才能更好地支撑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发展。不能口号很响亮,问题一大堆。为了保证我们信息化建设不偏离学校战略发展和服务师生的方向,华南理工每年都会在学期工作会议、行政协调会议、综合改革会议等汇总和提炼信息化的问题,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进行信息化现状和满意度的调研,使信息化的资源投入能服务于学校战略发展和师生的需求。具体地说,就是找问题、找痛点,确保信息化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结合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变革,开放学校的信息化资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师生搭好台,让他们唱好戏。华南理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培养三创人才,当时是国内高校比较早提出这一人才培养思路的学校,与目前教育部提出培养“双创人才”的精神高度一致。华南理工大学基于信息技术的双创活动非常有特色,互联网+、挑战者杯、机器人比赛、网络安全攻防比赛等学生的创新活动都获得较好成绩,华南理工的学生创业活动也很活跃,例如,华南理工的学生订餐系统“华园U味”、统一消息平台“华工信使”、还有众多在移动门户和微信企业号的应用都是学生创业团队开发的,其实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校的信息化资源包括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数据,信息化的师资等都向创新创业团队开放。华南理工的信息化部门还主动承担了很多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活动,如广东省“红帽先锋人才培养计划”、“红帽杯”网络安全攻防比赛、全国高校未来网络应用创新比赛等,通过提供实践和创新活动补足课堂教学的短板。
再次,要使新技术更有力地支撑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发展,要充分利用高校分布在学院的技术力量,相信“高手在民间”,调动高校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例如,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很早就掌握了虚拟现实技术,华南理工利用他们的技术开发出虚拟实验室、虚拟课件,进行沉浸式学习的尝试。
信息化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一直很有特色,在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施过程中,学校有哪些新举措以支撑教学管理、业务管理发展?
刘琪瑾: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体现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华南理工大学从2012年就开始开启数据标准制定、数据共享和治理、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网上办事大厅教学资源个性化推送等。但要实现每一步都不容易,为此,华南理工调整了信息化的机制,以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加强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消除数据孤岛。目前,上面的工作已开展多年,现在仍没有结束,但会不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例如,数据共享进入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业务数据的更新等;业务流程优化建立在数据共享范围扩大的基础上;网上办事大厅建立在流程优化基础上等。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施过程中,学校将从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撑教学管理、业务管理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现阶段学校信息化工作中还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2.0学校有哪些思路与建议?
刘琪瑾:信息化永远在路上,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现阶段学校信息化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例如,信息孤岛还存在,数据融合的程度还不够、信息化队伍人才短缺等。另外,还有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例如,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套可以激活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机制。
教育信息化2.0为教育信息化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华南理工结合正在建设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以教育信息化2.0的精神为指导建设广州国际校区的信息化。广州国际校区是按照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学校四方共建的新模式,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新机制,采取国际化办学模式建设的改革试验田。在党委常委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在国际校区的规划中,信息化应占重要地位,因此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小组,由学校副首席信息官牵头,按照教育信息化2.0的精神,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在一期包括土建的36.3亿投资中,信息化项目投资5亿左右,占13.9%,目前建设方案已通过可研性评审。按照规划设计,广州国际校区信息化将通过信息化前沿新技术,实现物联感知、弹性组网、基于虚拟化的资源提供方式、数据互通和融合、业务流程重构、智慧教学与实验、综合管理和服务、移动支付、绿色节能等,支持科学决策,融合多种身份识别和多层认证方式,实现一站式统一门户入口,提供“人本、便捷、专业、高效、共享”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化服务系统。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未来信息化应如何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
刘琪瑾:“双一流”建设的几个核心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家交流、文化传承,等等,以及提升学校内部的管理水平,方方面面都与信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未来我们更关注于如何让大家对信息化的新阶段有深入的认识,激活全校师生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对于华南理工来说,学校特色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未来要在新工科和交叉学科上发力,这些学科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尤其高。因此,除了提供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支撑条件,信息化还应该发展为“双一流”建设的引擎。
(作者:傅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