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下一代互联网 > 国际概况 |
全球IPV6论坛主席谈下一代网络
|
||||
图为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 Latif Ladid:非常感谢主席先生!现在讨论WiMAX的问题,你们可能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的一个朋友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就说,我在酒店发邮件,这并不稀奇,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准备,迎来这种技术的到来。以太网是WiMAX其中的一种应用,但是也有它自己的限制。 我们首先来看,这个网络是如何设计的,就像是蜘蛛的一种捕食一样,一旦有动作就可以立即作出这种反应,这就像蜘蛛的咖啡因一样。技术的改变,人们的想法也在改变,它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下一个事情就是大麻。我们完全放弃了端到端的这种模式,我们就叫做“大麻net”,没有实际的连接就可以共享IP地址。比如说一个人可以跟其他的小组人一起使用同一个号码。在21世纪的互联网当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下一步就是在这个网上放了一些更强的,蜘蛛和动物之间就是实际的端到端的连接,它们这种方式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比如说VOIP或者是视频电话等等。对于互联网这个世界来说,是以对讲的方式把人们连接起来。就好比每个人都坐在电脑的后面,通过网络连接到彼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方式,简单用户可能不知道这个实际的背景。现在使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窗口就可以吸收到350万的用户,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下载文件。互联网的这种模式基本上就是一种服务器到客户端的连接。从NET的互联网再到NET这不仅仅是一种网络的定义,而是应该让所有的网络都工作起来。在21世纪,这是提高效率的非常有效方式。 下面看一下前任主席的看法“IP地址和资源就像石油资源一样逐渐而消耗掉了”。比如说我们都在这个大巴上拥挤着,只有20个人意识到如何在这样拥挤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空间。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有20多个专家组成了一个试点小组,他们代表了这个方向的前沿,很快就会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什么是端到端呢?对于下一代的网络来说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呢?这个系统越复杂就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功能,当然也需要使用者花费更多的力量来构架网络。维护这样的网络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我们必须在这个网络层中加上附加层,才能让这个网络更好地工作。要想在这个层上加更多的内容就需要采用不同地技术。所以,有了新技术的进入,这种模式上的端到端的模式就要被排除掉了。它和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是差不多的。比如说我打出去,也会收到打回来的电话,这是对等的连接。互联网首先会分给用户一个IP地址,通过这个IP地址知道他在哪里,是什么样的网络,这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像高速发展的网络,比如说在中国的电信网络,必须要突破现有的限制,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比如说从对称的创新性方式,需要更多最大最佳的方式。像手机,手机的变革和更新使我们的用户大大受益,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先进手机的技术。发展互联网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连接,把大的主机连接起来,现在我们有更好的带宽了,PC之间可以直接地对话,手机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对话。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就是从这样的方式开始的。我们可以在这个的网络上部署各种各样的应用,当然有了IP以后就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进行部署,也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比如说用IPV6、IPV4。 我想要做这个转型可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就是对现有的互联网进行不断地转型和变化,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也是很大的挑战。目前我们还难以预料到人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短消息服务,我们就给他们短消息服务,他们需要手机,我们就给他们手机。对于未来,应用最简单,用户最喜欢,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这种新的方式应该驱动这种新的应用。对于IPV6,我们有不一样的3G,还有国防行业,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比如说有一张移动卡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可以帮助各个行业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说在欧洲、日本,用户地需求不断地变化,人们可能不满足于标准的电视服务,需要更多地数字电视的服务。目前电视的质量还不是很让人满意。现在的质量非常低,人们需要应用各种不同地协议改变电视的质量和体验。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有质量的服务被电视部门所界定了。 对于电信行业,我们不能直接基于质量或者是只看质量怎么样,我们还有其他的方面需要考虑,比如说WiMAX、带宽,一兆带宽对于WiMAX来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下载,这就需要更大的带宽。在这个行业,我们做了30多年的努力,同时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成果,并且展现给了用户。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VOIP并不意味着是固定语音还是移动语音,而是应该把这些资源加以综合的利用。对于全世界宽带接入的部署,不对称的互联网被广泛地应用了。我们现在有一个叫软银的公司,他们吸引到了500万的用户,基于目前的用户规模,又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IPV6网络和服务。像在中国的台湾、中国大陆等,他们采用了非常保守的态度,在2008年之前部署IPV6网络宽带接入。所以中国可以基于两个模式,一个是主干的CNGI,是基于大都市的互联应用。对于部署宽带接入最便宜的方式,当然就是WiMAX了,部署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考虑一下部署WiMAX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而最终用户才是最终评判的人,看WiMAX这个网络是否有效。在全世界大概有200个对等的应用,在这200多个应用当中占有了72%的互联网带宽,对等的应用不仅仅是邮件、短消息,而是带有很多带宽的音乐、文件。还有很多是利用了服务器的资源,比如说Skype这种软件,这对各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在互联网上带宽的资源。我们必须和所有用户的服务器进行谈话,根据他们服务器的情况进行对等的文件传输。我们还要给中国用户提供宽带的接入,从而使他们和世界上其他用户一样也享用这种对等的应用。 你可以用互联网的电视进行相关地应用,比如在网络上看电视节目,如果要是这样做的话,必须非常大的容量才能进行电视节目的收看和文件下载等等。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仍然为容量不够、速度非常低在努力,我们还没有享受到非常有质量、很满意的服务,这就是互联网在未来工作的一个目标。比如说电视的应用,我们当然希望在互联网看电视和在家里看电视的感受一样。同时我们也希望网络的价格非常低,当然很多时候用户是得不到这样的网络接入的。所以对技术和演进程序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和问题。比如说看一下VOIP在Skype中占据了50%的业务。有了IPV6不需要打开任何的盒子,可以直接下一个IPV6发送一个信息,这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 关于VOIP提供商,美国有一千多家,全球大概有两家到三家在促进VOIP的技术。下一个是游戏,游戏行业比好莱坞还要大,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游戏,好莱坞是95亿美元,但是游戏已经和好莱坞产业一样大了,这就是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的一种业务。 关于WiMAX的前景,从我的角度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全球的信息,WiMAX能够为你做什么,怎样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让你来交朋友。我们的世界需要和平,因为用户才能决定你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好的,所以必须与最终用户是相关的,因为最终用户有决定权,包括是3G还是Wi—Fi、WiMAX,最终都是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这些都是关键。移动性也是关键的,中国应该给WiMAX一个机会,中国不可能停止WiMAX,如果要是停止WiMAX的话,就是停止进步,如果要是停止进步的话,你们就会停滞不前,所以监管者应该给WiMAX一个机会,给它一个和平的天空,让用户可以使用。 关于互操作性,IPV6方面我想来自欧洲标准化组织方面也会发表演讲,这对最终用户来说是最好的。我想端到端的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WiMAX端对端可能比现在的技术更容易部署。在IPV4网络上可能并不容易做到,必须要有一个端对端的安全的一直保持连接的地方。能够使用Wi—Fi,也必须要能够使用WiMAX,当然在接入层WiMAX必须要安全,IP总是可以穿梭,如果解决了安全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取得进步。必须要有满足安全的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的比较多,但是还没有部署。如果大家获得安全的接入的话,那么你可能会取得竞争。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商业的工具,我们的行为必须负责、支持最终用户。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设备,互联网会把所有的设备都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家庭的厨具可以和所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是否能够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运营商必须要做很多的努力,看一看互联网要是连接的话,这是我们IPV4,世界是第一个ISP创造了互联网,你可以看到有350万个连接,如果要是看一看IPV6的话,世界上已经有了多种的连接,50%的连接都是IPV6,图上还有IPV6的探测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也是一个暂时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地发展,如果美国在IPV6方面赶上来的话。而现在是欧洲更加领先,如果要把IPV4和IPV6进行比较的话,我在比较IPV6和2000年的互联网图形化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现在要到一个无限的全球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个IPV6的地址。一个是全球连接的地址,另外一个IPV6的地址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连接,你可以自动地获得。我想问问大家谁有一个IPV4地址?估计是很少一部分人有IPV4地址,因为这个IPV4地址并不属于你,因为这是网络地址。 任何一个技术都必须要满足重大用户的需求,要让他们能够发挥作用。所以说不仅仅是IPV6,WiMAX必须也要满足客户的需求。非常感谢!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