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多年聚积一朝爆发 IPv6大规模商用是真要来么
|
||||
李瀛寰
|
||||
2003年12月20日,在2003中科院计算所开放日上,华为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了“ICT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技术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将在推动IPv6产业化方面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 众所周知,IPv6取代IPv4是大势所趋,但两年来,IPv6给人的感觉是探讨得多,从产品到技术上的实质进展却不大。但是,这一次,中科院与华为的联手会不会有所突破呢?近来其他国内通信厂商在IPv6领域的进展也是不错,IPv6是否真的要来了? IPv6开始生温 谈到IPv6在国内的发展,华为北京研究所所长李山林说道,目前中国在宽带、NGN、3G方面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对IPv6的需求。现在,有不少厂商已经投身于IPv6的研发当中。以前IPv6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冷的时期,那么现在IPv6已经进入升温阶段,也是一个全面突破的转折期。据李山林预计,到2005年或2006年,大规模的商用将会铺开。与IPv4相比,IPv6在终端的移动性、地址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安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当技术壁垒不再成为障碍的时候,中国IPv6何时能够大规模商用就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众所周知,下一代互联网络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制高点,IPv6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以IPv6为核心形成的通信产业将是未来最大的IT产业,初步预计的市场价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可见,对中国产业界而言,采用IPv6将使中国赢得一个从引进技术转变为引导技术发展的机会,给我国制造业及软件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不过,李山林认为,人们也不能期望IPv6会像雨后春笋般一夜间就遍地都是,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Pv6将与IPv4共存。但如果着眼于长远的话,从网络、业务和投资的连续性来讲,现在确实是到了需要考虑向IPv6演进的时候了。业内专家们也对IPv6有一个类似的共识,即今后网络的IP化是明确的,IPv4向IPv6过渡的趋势也是明确的,惟一不太明确的是IPv4淡出和IPv6凸显出强势的时间,以及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两种网络的应用范围比例变化。 IPv6产业链将形成 IPv6要想有所作为,单靠一家甚至几家企业是不够的,只有运营商、设备厂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和研究机构、政府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为IPv6营造一个健康的产业环境。这也正是华为与中科院合力在IPv6产业化方面发展的原因,李山林这样表示。中科院计算所的人才、智力优势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与这样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将对华为的IPv6事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IPv6网络是在IPv4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而华为在IPv4网络上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正是华为的优势所在。 由于对IPv6的前景都非常看好,目前已陆续有很多运营商、厂商、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都积极参与到了IPv6的产业化进程当中。特别是在2003年,由政府发布的相关产业政策做引导,行业组织和企业加以推动,一个完整、有序的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而此次华为与中科院计算所的合作,将有助于凝聚双方的科研力量,共同推动国内IPv6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李山林表示,华为在IPv6上的态度是开放、合作、共赢,愿意与所有厂家和科研机构合作。这个合作不仅仅只是纸面上的,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合作,包括华为提供设备在中科院内部网络上搭建一些IPv6网络等。 多年聚积 一朝爆发 华为对IPv6的研究可以上溯到1996年,2002年开始加速,华为有关IPv6的各项开发项目全面正式启动。在“公司整体规划,与业务研究同步进行”的策略下,华为公司总体技术部组成了IPv6工作组,北京研究所负责IPv6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开发,印度研究所负责平台开发,固网、NGN、无线业务与软件在现有软件、硬件、微码、ASIC上的开发则由相关项目组开展工作,总共投入人员达300多人。同样是在2002年,华为开发出了VPR软件平台,这个软件平台不仅支持华为的所有产品线,而且还可同时支持IPv4和IPv6。VPR的推出意味着华为在数据通信、NGN、3G等方面过渡到IPv6非常容易,只需要在产品上叠加很小的功能即可实现。 李山林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平台软件方面已投入研发资金2亿元,已申请IPv6相关专利16件,涉及接入认证、过渡技术、快速转发等各个方面。”显然,华为已经站在了国际IPv6研发的第一线。 2003年10月,华为自主研发的路由器NE08E/16E参加并通过了信息产业部IPv6入网测试,这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通过测试的厂商。李山林表示,华为早就制定了自己的IPv6研发计划:2002年到2003年致力于IPv6基础商用版,2003年到2004年推出完整的IPv6解决方案,2004年到2005年推出增强的IPv6解决方案。目前,计划的前期进展非常顺利,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