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一线教师最真实的教育APP使用情况,教评网于2017年4月底启动了大型有奖问卷调查活动——《老师们,秀出你手机中的APP吧》。截止2017年5月底,此次问卷已累计回收上万份有效数据。今天,教评君将带您先睹为快,通过一图知悉教师人群使用教育移动应用的情况。本信息图的制作基于10000多份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详细版的数据报告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一、什么样的老师会是教育APP的潜在使用者?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附上教育部微信链接),K12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总数为1185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78.91万、初中专任教师348.78万、高中专任教师173.35万、中职专任教师83.96万。本次问卷调查覆盖了上万名一线教师,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教育APP潜在使用者,这类教师群体具备以下几个有趣特征:
1.从地域上看,关注及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老师地域分布很广,排名前10的分别是江苏、山东、广东、河南、安徽、四川、山西、浙江、河北、湖北这10个省份。对比近两年各省市高考人数可以发现,排名前10的省份中,有很多都是高考大省。这意味着来自高考大省的老师会更愿意关注教育APP,这种重叠绝对不是巧合。它至少说明了在教育相对发达、教师及学生人数众多的地域,教育APP会更受关注。
2.从性别上看,关注及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老师性别差异很明显,男性教师占本次问卷参与者的62%,女性教师占本次问卷参与者的38%,这说明男性老师关注与参与的意愿明显高于女性教师。这与部分新闻报道中“男女教师比率失衡,男性教师明显少于女性教师”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舆论中有一种声音,表现为担心女性教师过多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尽管男女教师比率失衡的现象可能普遍存在,但对于教育APP而言,男性教师的尝试意愿及接受度明显要高于女性教师,“阴盛阳衰”在此转为“阳盛阴衰”。
3.从任教科目与学段上看,数学教师明显多于其他科目的老师。按照传统的理解方式,语数外三门科目是所有中学学生的主力科目,然而,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物理老师多于英语老师,与数学、语文跻身于前三名。
二、什么样的教育类APP更受老师关注?
本次问卷回收的数据,也为我们探寻教师选择与使用教育类APP的倾向性提供了一种路径。这种倾向性表现为:教师更愿意使用哪些类型的教育类APP;教师一般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教育类APP;教师使用教育类APP的频次。
在备课资源、作业、家校互动、教学辅助、亲子互动、教师认证等教育APP类别中,教师对备课资源类与作业类的APP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也印证了备课、布置作业的确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如果一款APP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备课资源与作业方面的问题,那么它将有很大的可能获得成功。与此同时,亲子互动、教师认证等类别的APP也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教师一般具有多重身份,一名教师往往也会是一名家长,因此对这方面的APP也会予以特别关注。
教师获取教育APP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规认知——第三方应用商店及广告介绍等方式对教师群体的打动效果,明显逊色于社交推荐。对于教师而言,身边同事的使用推荐更能让其信服,而其他用户的点评与推荐,在教师对一款教育类APP取舍的决策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什么因素在阻碍优质教育APP走向更多教师?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39.5%的教师未安装教育类APP。当我们追溯背后的原因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如果想让更多优质教育APP走向更多教师,为更多教师带来福利,除了需要部分教师打破成见,迎接新事物,接受新思想之外;教育类APP开发厂商及第三方企业,甚至教育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对于这部分未安装教育类APP的教师而言,他们有些曾经有过安装教育类APP的尝试,但是受当时安装的某几款教育类APP不良使用体验的影响,决定卸载。这部分不良体验,包括下载之后缺乏与实际操作结合的使用引导、广告过多、性能不好、内容质量等。这些因素会阻碍教师去探索更多的优质教育APP,“下载——搁置——遗忘——卸载”似乎是一款APP共同的命运。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时的不良体验可能会影响教师对此类事物的看法。这些因素的存在也提醒了开发厂商,用心做好产品,会收获用户更多的善意与更多的主动传播。
当然,更多未安装教育类APP的教师,不曾安装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有哪些教育类APP可以下载(占55.1%),或者是不知道从哪里下载这些教育类APP(占26.7%)。我们发现,太多的教育类APP还未来得及接触更多用户,就已经成为了应用市场里的过去式;还有很多优质的、怀有教育理想、具备教育价值的APP,湮没在APP市场中,很难被真正需要它的教师发现。这份问卷调查的意义在于,它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类APP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以往我们可能更注重一款产品的研发、上线、变现,但在未来,为了让教育类APP市场良性发展,为了让教育类APP真正惠及受众,我们需要更多的倾听与深度对话!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