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于学术科研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梁启超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说,“泰西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学校,曰新闻馆,曰书籍馆”,书籍馆便是图书馆。
梁启超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同时兼任三个图书馆的馆长。有一个故事说,梁启超每到欧美,必花许多时间参观各地图书馆,考察先进管理经验。
不过,可能令梁先生也无法预想的是,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可谓变化惊人,尤其是逐渐向精专化和数字化迈进的高校图书馆,让学术研究变得越来越便捷,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曾经是无数代学人梦寐以求的事。
图书馆“占座传奇”
每天上午九点,有时更早,大学图书馆的门就开了,很多同学怀抱几册书,或者一个笔记本电脑,向着自习室冲去,先到的同学会找一批好位置,顺着把书摆上去,“一、二、三、四……”恨不得都把座位占满,一雪前一天抢不到座位的“耻辱”,然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同学。
似曾相识吧!这样的大学图书馆占座场景。新闻报道说,有学生为抢考研自习室,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群殴的传奇事件。这种新闻读来令人莞尔,同学们为求知群殴,总比为抢师妹群殴自豪得多,当然也不宜提倡。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顺英说:“我们图书馆以前也曾发生过本科生和考研学生为争抢座位发生矛盾的事,图书馆后来专门开辟了考研自习室。”
有网友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你们图书馆是否会有占座现象?”葛剑雄回复说:“有时也很严重。占座的主要原因还是资源不足,图书馆一时满足不了,得由其他途径补充,学校还得多开放些条件较好的场所,如有空调的、安静的。在此基础上,需要读者自觉配合,互谅互让。”
可见,同学们为抢自习室座位焦头烂额的事,在全国高校都很普遍,好在学生进入图书馆,除了自习,还有海量的图书供其阅览,服务条件好的图书馆,还设有阅览座位。
数字化资源倍受青睐
1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电子阅报机周围坐满了同学,人气很旺。同学们打开各地报纸,详细浏览。这座新建的图书馆,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4万平方,比老校区(一二一大街)图书馆(0.72万平方)大出近7倍,设置了自习室和一个考研自习室,同时各个书库、阅览室还设有许多阅览座位,目前全馆共拥有近4000个阅览座位,图书馆的条件可说是大为改观了。
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这一变化,正是葛剑雄先生所提到的“资源”问题。昆明市中心的部分大学前往呈贡大学城之后,校舍和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较大改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阅览座位与学生之间的供求矛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日均人流量为4000人,进入图书馆的人数与阅览座位几乎持平。一可以看出供求矛盾得到了缓减,二可看出高校师生的优良学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师生对数字化书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王顺英副馆长依据近年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借阅数据分析,发现电子期刊、图书的下载量和阅读量在大幅提升,而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则变化不大。
受众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增强,对场地资源紧缺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条件好的宅男宅女们,不需要早起排队占座,只需坐在宿舍里,打开电脑,登陆校园网,搜索查找所需资料,下载阅读便可。
高校图书馆联盟
但是,囿于馆舍面积和馆藏数量的限制,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存在一定的“服务受限”。云南大学图书馆信息部主任卜彤说:“各个读者的研究领域不同,他们对图书的需求是既‘专’且‘广’。而任何图书馆想靠一馆之力满足读者的所有文献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提供更为完备的服务,近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渐渐风行“联盟”,将各个高校的特色馆藏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为各个领域、不同方向、不同大学的研究者提供服务。比如广州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就可以通过一个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资源。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顺英透露,在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高校图工委的牵头下,云南高校的图书馆也正在准备实施“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
在全国范围看,高校图书馆拥有多个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务。其中,商业性质的读秀平台,以及Calis平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影响很大,后者已有800多家高校图书馆参与,云南有云大、师大、财大等四家高校图书馆加入。
校园网内的师生若能娴熟使用这两个平台,做起某个领域的研究来就会显得轻车熟路。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正在为学人提供着令人艳羡的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