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在MBA教学中得以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案例教学法由于其具有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研究性等特点而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而言,传统的案例教学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主要采用集中讨论的教学形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进入角色,并从多个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受教室空间的限制,参与案例讨论的学生是静态不变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案例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在技术上、经济上、方便性等方面具备可行性。与传统非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具有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的灵活性强、互动性好、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好等优点。为支持网络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平台。
指导思想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建构。案例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完成案例分析任务的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指导符合案例教学的内在要求。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积极运用各种资源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不断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平台设计以该理论为指导,支持师生任务驱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基于电子学档的发展性评估
电子学档(e—learningportfolio,缩写为ELP或ePorffolio)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有关学习的一种集合体。作为一种评价工具,电子学档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对学生评价,更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平台以该理论为指导,实时收集师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形成“教学档案”和“学习档案”。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在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结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兼顾两者优势的教学结构。它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教学结构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平台设计以该理论为指导,在为学生创设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交流工具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学习进程的控制功能。
案例教学活动过程分析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上方的框表示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巩固阶段三个部分。下方的框表示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为上方的师生活动提供支撑。案例库是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活动的基础,一方面,它为案例学习任务的设计提供案例支持;另一方面,案例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思考题、相关资源、经典观点、经典案例分析可进一步丰富案例库。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