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在系统建设中,由于数字采集取决于行政报表,所以各个部门在共享信息方面面临一些困难。
有关专家在分析“数字重庆”建设中信息共享问题时提出,重庆市信息共享上存在的问题有:城市行业部门相互之间地理信息建设标准不一致、规范不统一,信息的表达差异大,无法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原有的一些行业标准规范在早期的制订中,缺乏对共享信息的考虑,导致各部门的建设表达各异;各专业系统间沟通与整合不尽完善,信息相互不流通,在管理系统的建设上,相互之间的接口考虑基本没有建立;信息保密与信息共享矛盾凸现,由于缺乏正规的保障机制使得行业间的专题信息共享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地理信息标准化滞后使系统之间的兼容产生了很大困难,影响了匹配分析和共享共用。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导致严重的信息封闭、信息壁垒和信息垄断的局面,阻扰了信息的共享。
其实,在全国的数字城市建设中,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信息化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卢海英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撰文称,信息整合和共享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电子政务现行建设和管理体制导致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部门之间相互封闭,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拥有情况互不熟悉,资金和设备比较分散,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难度增大,形成了网络上的‘纵强横弱’和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导致整合范围广,整合难度大。”卢海英说,“而且一些单位和部门过分夸大本部门局域网的特殊性和工作信息的保密性,提出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数据中心、容灾中心、安全认证中心等,很少考虑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
■典型案例
艰难摸索中向功能政府转变
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专家介绍,目前,北京市正在着手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五个功能:第一,提供资源目录。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和业务,首先进行业务梳理,业务梳理后的各个部门必须在平台上注册资源目录。这个目录并不为自己服务,是供其他部门使用的。业务梳理的过程是从职能到事项,然后到表单数据,再到资源、信息。第二,各个部门通过平台可以得到其他部门的信息,称为信息交换。第三,基础信息服务。指各个部门普遍需要的信息都应该整合在信息平台上。第四,信息安全保障、授权管理、身份认证等,以解决共享和保密的矛盾,这也相当于基础设施。第五,绩效量化,监督和验证各个部门需要的信息是否能够及时的获得。
据介绍,信息整合主要是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机制。因为城市信息化涉及服务和管理两个方面,这两者是一个前台和后台的关系,前台面对市民的个性化需求,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提供服务的背后是管理,即后台,后台的信息则需要整合,因为不能让市民办事时逐个去找相关部门。
由于北京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由各个部门共同来建设,这一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达60余个。目前,一些部门已经参与建设,还有一些部门的目录也已经编制完毕,各方面的标准和规则也在制订过程当中。有关机密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将由专门的机构根据部门职能来鉴定资源的机密程度,如果资源属于机密,那么该部门可以授权并自主决定这部分资源的共享对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