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SDN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因此SDN这一颠覆性的技术被认为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前不久,第一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以下简称“SDN”)应用创新开发大赛在华南理工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80多所高校的200多支队伍通过角逐收获了良好的成绩。本刊为此采访了本次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毕军教授,请他介绍了本次大赛的组织与管理情况并对大赛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
《中国教育网络》:请您简单介绍此次SDN大赛的背景和目的等相关情况。
毕军:为了加快互联网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IIU)的资源优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SDN)应用创新开发大赛”。互联网应用创新联盟最近也组织了很多关于热点问题的大赛,比如物联网、移动应用等,但是这些赛事很少涉及对网络结构和功能的设计、改进,也就是说很难有机会让学生们去设计一张新型的网络,或者设计一项新型网络功能。SDN技术思想推出以后,通过打开了网络设备的开放接口,也打开了网络的开放接口。这样,当本科生学习了网络原理课或研究生学习了更精深的网络专业课程后,通过发挥聪明才智,自己也可以创造一些新的网络功能,并通过实验原型来展示。正是出于以上目的,本次大赛在本科生、研究生课堂学习网络知识基础之上,通过SDN技术培训和实践来训练他们的网络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中国教育网络》:在本次大赛中,参加比赛的学生队伍情况是怎么样的,提交的作品都包含哪些网络研究领域?
毕军:这次共有来自全国各地80多所高校的200多支队伍参与了大赛,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SDN技术提出时间并不长,近两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事实上很多高校的课程还没有覆盖到此内容,说明很多同学对网络研究界的热点很关注。在本次大赛成功的基础上,我相信明年的第二届大赛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主要建立在SDN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包括厂商对参赛者进行平台环境的培训。参赛学生根据初赛题目中的要求实现新型SDN应用,以技术文档、对所实现的仿真系统截屏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在网上提交作品,由赛项专家组评审确定是否能够进入复赛阶段。另外初赛也有网络算法题目。自主创新主要在决赛阶段体现,决赛包括理论考试、现场演示和答辩等环节,我们没有对学生自主创新设定任何限制,鼓励大家自由发挥,主要考验学生对于SDN技术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及创新能力。
在参与决赛的创新应用方案中,涉及流量调度、网络安全、数据中心业务、多媒体以及节能等多个网络研究领域。例如,获得一等奖的创新内容“基于SDN的园区级多媒体流量优化”( 北京邮电大学)、
“云数据中心虚拟机业务流量QoS保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作品同时也获得最佳创意奖)、 “尽力而为网络中在线视频 QoS保障解决方案”(电子科技大学)、“一种基于SDN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北京邮电大学)、“SDN技术在视频带宽保障中的应用”( 重庆邮电大学),以及基于“sFlow和OpenFlow的SDN异常检测与阻截系统”(中山大学)等十个获得二等奖的作品都具有很优秀的创新,获得三等奖的作品也很有创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