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英国雷丁大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银山博士。 本报记者 刘海英摄
近两年,云计算成为信息产业中的热门词汇。人们热衷于对“云中漫步”的憧憬,寄望着未来的计算能力能如同今天的水、电一样随需而用。但云计算的前景真的是一片光明吗?在一时无两的风头背后,是不是也有着暗自垂伤的难言之隐?科技日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英国雷丁大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唐银山先生。
云计算是商业界引导的创新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虽然其概念提出已有几年,但在商业运作方面却一直没有突破式进展,直到2010年上半年美国亚马逊公司弹性计算云的成功,才使得云计算的未来初现光明。而微软、IBM、凯捷(Capgemini)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大力推动,则使得近来其风头一时无两。
唐银山博士指出,有不少人认为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的又一次革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云计算只是网格计算技术(Grid Computing)和运用服务提供商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sion,简称ASP)之间商业运行模式的融合。它是商业界的一次创新,就如ERP(企业资源决策系统)一样,是信息技术发展传承的一个自然环节,而非飞跃。在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上,其远远无法和数据库这样的技术创新相提并论。
而正因为其始于商业概念而非技术创新,云计算有着或多或少的先天性不足。它虽有着超大规模、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可以使资源得到更灵活的配置,降低成本,但经营模式、安全性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问题,使得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并非完全是一片光明。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营模式
唐博士指出,云计算虽是始于商业界的概念炒作,但其至今却没有一个完备的商业运营模式。至今,云计算服务的成功范例并不多。作为典范的美国亚马逊公司,其云计算服务的涉及面也很小。由于前期投入很大,因此现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目前基本上都是在赔钱赚吆喝。
现阶段云计算服务的客户,基本上是财力雄厚,规模超大的国际大公司,中小型公司和个人尚无法享用云计算服务。而单纯依靠大公司,云计算服务的“钱景”不会很乐观。“钱景”不乐观,前景自然也不妙。因此,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来说,当务之急是寻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