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局部性原理,往往被频繁访问的数据是局部而有限的。为了应对部分这样的数据而全采用高速存储实在是过于奢侈。如果我们针对这部分数据另开小灶来解决不是更好?分层存储在这里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分层存储(Tiered Storage)称为层级存储管理(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广义上讲,就是将数据存储在不同层级的介质中,并在不同的介质之间进行自动或者手动的数据迁移,复制等操作。同时,分层存储也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个具体应用和实现。
传统的存储分层技术在磁盘介质管理上基本沿袭了若干年前的“静态”技术,从而使得很多用户在部署实施分层技术后发现,整体IOPS性能依然与传统架构相当,即磁盘吞吐能力并未获得大幅提升。鉴于此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最新发布的块级并发架构存储分层技术,通过对实验测得数据分析,着重比较两者在磁盘介质管理上的不同以及后者的优势体现。
技术概要及分析
从计算机系统角度来说,最上层的存储层应该是CPU内的各类型寄存器,其次是CPU内的缓存,再其次是系统内存。因为从分层存储的定义上,此类型存储器是符合定义规则的。因为这些存储器速度与容量都有差别,越靠近CPU的存储器成本越高,速度越快,容量越小,并且在CPU的控制下,数据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存储器中间进行自动的转存。我们将此类型的分层存储称为易失性存储分层,或者内部存储器分层存储。
而另外一种分类,则是非易失性分层存储,或者叫外部分层存储。此类型的存储介质一般包括固态硬盘(SSD)、机械式硬盘、光盘、闪存盘(包括外置硬盘)、磁带库等等。而此类的存储介质分层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在没有特殊的说明情况下,在本文中所说的分层存储都是指外部分层存储。一般来说,作为第0层的存储介质通常为RAM 磁盘(随机访问存储磁盘,其速度与内存同速,但是价格昂贵,使用环境基本上是特殊计算环境)以及SSD,第1层可能有FC类型的15K硬盘或者SAS类型的15K硬盘,或者相应的10K硬盘。第2层可能有SATA类型的7.2K硬盘或其他类型的低转速磁盘。第3层,可能是如磁带库以及光盘库这样的离线介质。当然这样的分层不是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常用的分层策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