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高峰期,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涌现和成熟,正在改变着信息化生态环境,Web2.0 的特性不断延伸辐射,个性化、扁平化和社交化等特性正从数字空间中延伸到物理空间,改变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组织与运作模式;信息系统的开放共享正在成为常态,开放系统用开放性换来了规模效应、数据积累和用户集聚;硬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发展为软基础设施建设,从IaaS、PaaS到XaaS,运营模式正在由传统的自建自营走向服务租用。
Web1.0时代解决了信息的数字化,主要特征是信息的发布和阅读。 到Web2.0时代,通过用户的参与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分享。随着Web2.0的应用日趋成熟广泛,社会化的信息系统和企业级的信息系统正走向融合。以下概念将成为未来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
个人媒体中心:BLOG(博客)、Twitter(微博)、Tumblr (轻博客) ;
个人社交网络:Facebook、人人、开心;
个人资源中心:iCloud、Google、CloudDriver;
个人知识库:知乎、新浪爱问、百度文库。
随着对能源问题、服务水平的日益关注,数据中心相关的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流程化、可管理、可伸缩、高可靠、安全、低成本、绿色节能、SLA等成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代名词,各软硬件厂商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如思科公司提出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统一计算平台UCS,为数据中心的云化做了很好的准备。
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 IT 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各国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本国云计算的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 2012年 3 月,我国已有 13个省、市、自治区规划了约 30 个左右的 10 万台服务器以上规模的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有些规模甚至达到数百万台。这些项目规划总投资达到 2700 多亿元,可容纳服务器将超过1000 万台,相当于目前全国 IDC 总规模的5倍。
基于Web2.0的新一代数字校园
在Web1.0时代,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是以电子校务平台为建设主体,基于分职能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管理信息化的支撑,通过信息门户实现信息集成与整合,从应用系统到硬件基础设施全部自建、自营。清华大学2007年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校园建设规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开始进入Web2.0时代,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从教育管理信息化迈向教育信息化,服务对象从教育管理拓展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领域。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主要是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服务,用信息技术帮助学校将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同时,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服务,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搭建创造和发现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在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方面,更重视软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硬基础设施的服务将逐步拓展为软基础设施的服务。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等提供资源存储、消息通讯、信息通知、内容聚合、位置服务等基础IT服务。
基于Web2.0 的数字校园建设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Web2.0的数字校园建设内容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