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创办于1949年,是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学校校园网中心暨CERNET海南省网络中心,自1995年9月作为CERNET最早接入互联网的13个省级主节点之一正式开通。学校于2006年1月采用领先的IPv4/IPv6双协议栈模式在全网范围成功部署IPv6网络,正式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十二五”开始至今,3G技术得到成熟应用和普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了终端设备的形态发生变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以应用为主的终端大规模出现。
但3G性能低、资费高和覆盖不均匀等问题也随着用户的增多被不断暴露出来,因此另一种同样有着便捷网络体验的无线技术——WLAN,很快得到了人们青睐,并且迅速实现了大规模部署并完全渗透到校园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建设挑战与解决思路
挑战一:校园内存在大量某电信运营商部署的无线网络,而其他电信运营商则在想方设法地进入学校进行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如何保障和平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
我们要求所有的无线网纳入学校的无线校园网,不做重复建设。目的是要达到统一管理,还要避免信号干扰。同时要求无论何方建设的无线网络,都需要发送至少4个SSID:校园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部经过学校的路由,运营商与某厂商完成接口规范,其信号学校不做任何处理,建设一个开放的(允许各个电信运营商接入、允许使用各种上网手段)、可管理的校园网络环境。
后来者若有意愿进入学校,需满足校方最低限度的投资方门槛,不再做物理建设,直接划一个SSID给后来者使用;整体的网络规划和设计由校方主导。
由此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基础的价值:无论是自建或是运营商投资建设的无线网络,无线信号各行其道、互相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挑战二:校园内存在大量运营商部署的无线网络,而运营商使用的室分部署方式在教学办公网中存在大量问题,如信号盲点、学校自建重复部署时的信号冲突。
学校通过对当下市场上的无线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实地的测试使用,不但包括性能的测试,还包括故障处理及容灾、高效管理以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整体投资成本方面的综合考量,最终决定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使用不同的无线覆盖方式来解决无线覆盖质量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关键的价值:无线网络的高质量覆盖,保证未来各种应用的开展。
挑战三:随着互联网资源的日益丰富、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之中不可自拔,耗费大量无用的网络流量;同时由于无线环境下,终端的多样性导致难以防范学生通过代理的方式共享使用网络。学校属于师范类院校,教育为本,无法在其使用过大流量后进行一刀切阻止其正常网络使用行为,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还是一个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校内资源,执行校内免费、校外收费的计费策略进行引导;同时针对使用互联网的学生,实行分阶段的收费策略,即包月限流量,流量用完时不断网,仅降低带宽。如30元包月限20G流量,20G以内上网速率可以在4M。超过20G后不断网,仅是自动将其带宽下调为200K,满足其正常的网页浏览和资料搜索工作。由此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引导学生依靠网络而不迷恋网络、合理利用学校的出口带宽资源而不滥用资源、柔性解决代理用户的出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图1 海南师范大学无线建网方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