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又出波澜。最近,阿里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宣布中国区核心云产品最高降幅达50%,牵一发动全身,这使得国内的云市场竞争更激烈。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已经出现诸如重庆市各教育单位在政策的推进下集体迈入云服务的个例,未来,云服务必将成为高校决策者必须面对的几个重要问题之一。
那么,高校做云要考虑什么?高校如何更好地引入商业云服务?
商业云与校园云结合之道
商业云走进校园是校园网信息化云平台发展的趋势,是利用社会资源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有效方式。
高校做云服务时,首先,要考虑云平台用户对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资源的需求,对此进行调研,才能确定云平台的规模,做好规划。
其次,要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例如,大数据分析要求云平台对其集中存储的数据分析效率要高,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的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利用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对网络层的资源进行虚拟化,并纳入诸如Openstack之类的资源管理平台中。
第三,由于云平台建设可能分几期,建设时要考虑物理资源、虚拟化软件、管理软件、业务系统的兼容性。
第四,由于云架构将网络流量内部化,给安全防御带来了新的挑战,建设云平台需要对原来的网络安全体系进行适当的更新。
第五,要考虑快速交付问题,这是能体现云平台弹性、按需动态分配资源特点的重要因素。而且,业务流程自动化和快速交付将成为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用户自助式申请、审核、虚拟资源的生成等形成一个自动化的流程,按需获取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高校IT资源交付和管理方式。
第六,目前,云服务从IaaS上升到SaaS服务,因此,建设云平台时,除了提供虚拟机、虚拟存储服务外,也可以提供如网盘、数据库、防火墙、Mathlab等平台和应用系统服务。
在广东省,高校对建设云平台起步较早,“粤教云”计划是《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粤教电〔2012〕1号)的五大行动计划之一,被纳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云计算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2〕84号)。采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各级教育部门的统筹和公共服务的共享,建成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大平台,支持用户资源整合、第三方应用汇集的开放式教育云服务应用环境,建立云时代的教育管理新机制和学习新模式。
云计算的诞生开通了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按需动态分配的模式,对于商业应用,在做好计量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配额、计费两种交付模式。前者确定用户的资源配额总量,后者根据用户选择的产品单价和使用时长进行计费。也可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设计出不同的套餐,在配额用完后启动计费方式。
商业云走进校园是校园网信息化云平台发展的趋势,是利用社会资源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研究团队的科研活动利用商业云提供的计算和存储服务。站在高校角度,商业云是公有云,校园云是私有云,对于信息化办公室或者网络中心来说,它们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区别在于前者是“租”,后者是“建”;前者不需要一次性投入,但需要定期支付使用费用,后者一次性投入,需要自己运维,但可控性强。商业云和校园云结合的方式有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提供方式和结算方式。
提供方式有两种:1.最简单的是,商业云和校园云分别是两套独立系统,是信息化办公室或者网络中心提供的两类服务;2.商业云的资源池化,提供开放的调用接口,嵌入校园网的云平台统一服务平台中,由校园网云服务平台调用,融入学校云平台的业务流程中,与校园云一起构成混合云服务平台,用户感觉不到底层不同资源的构成。
结算方式也分两种:1.对用户调用的商业云进行计量,由用户分别付费,信息化办公室可以用“团购”的方式为学校的用户争取优惠价格;2.由学校统一支付费用,实际上就是学校采取“以租代建”提供云服务,而学校是否需要根据云平台使用的计量情况收取终端用户的费用,则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独立制定。
提供方式和结算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学校云平台的不同运营方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