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高校未来五年技术应用前景如何?哪些趋势和技术发展可以真正推动高等教育的转型?哪些严峻挑战亟需解决方案?近期,《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这是美国新媒体联盟(NMC)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SLI)合作研究的成果。《报告》中,专家委员会围绕未来五年有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产生影响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在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中“一年之内”的主题阐述中,正式地提到“移动学习”。下文将围绕《报告》中提到的“移动学习”话题进行详细介绍。
未来一至两年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应用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线上教学与线下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大学中不断普及。培训和支持教师整合数字资源并实施新流程,成为了混合式学习成功的关键。
移动学习等五大要点体现中国特有的技术变革方向
《报告》提出以下五大要点,从整体上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技术变革方向。在线、移动、混合式学习的表述中,使有了一个词,“势不可挡”。
1.驱动创新是中国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学生的先进理念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院校的组织与建设需有利于促进新想法的沟通,以事实为基础,推动技术应用。
2.实际技能需深化学习成果,为学生就业做出充分准备。创客空间、有利于主动学习的课堂配置、程序编码和机器人的出现给学生带来无限机遇,促使他们进行创造、迭代、实验,并激发其复合思维。
3.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差距。中国高等学校愈发倾向于将数字工具和资源融入学习体验。因此,其战略研发需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一致,从而促进深层次学习。教育工作者需要得到相应支持,以促进其专业持续发展。
4.人工智能驱动个性化发展、提升效率。告涉及适应性学习,情感计算及机器学习,强调更为复杂的人机关系。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描述学生特征,能够通过在线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5.在线、移动、混合式学习势不可挡。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的移动技术和网络使用大国,若想取得长远进步,高校需将此类工具方法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及开放式教育资源的探索研究需更加开放和包容。
2017地平线项目中国专家委员会认为,以上五大要点有利于加强中国高校技术应用,然而,其复杂性也会对技术应用造成阻碍。同时,超越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情境,思考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趋势和挑战如何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也尤为重要。
“移动学习”列入“十二项重要发展”主题
《报告》所确定的技术应用九大关键趋势、九项重大挑战及十二项重要发展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报告》的“短期趋势”阐述中,写到“未来一至两年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应用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线上教学与线下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大学中不断普及。培训和支持教师整合数字资源并实施新流程,成为了混合式学习成功的关键”。
然而,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根据挑战难度不同,《报告》将其分为可应对的、有难度的和严峻的挑战。其中,“严峻的挑战”方面提到,“平衡互联生活和非互联生活”。《报告》称,全球技术应用研究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是世界移动技术的领跑者,特别是微信手机客户端的应用,其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8亿之多。科技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心,然而,各高校科研机构必须帮助学习者了解如何平衡科技使用与其他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为了防止学生迷失于浩瀚的新媒体海洋,中国高校在鼓励学生恰当地使用数字工具的同时,也应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数字足迹和伴随而来的各种影响。随着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日趋紧密,教育工作者应该促进这种平衡,引导学生理性感受、消化、反思、接触和追求互联生活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诚信至关重要。
其中,技术方面的“十二项重要发展”按照未来“一年之内”、未来“二至三年”以及未来“四至五年”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了归类。在“一年之内”的主题中,提到“移动学习”的概念。
《报告》称,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不受地点限制。随着个人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够上网、及时获取网络上丰富的知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表明,截止到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31亿,其中95.1%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目前,教育部正在着手解决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平等问题,而移动传输则能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在只拥有智能电话而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获取教育资源。移动设备可以突破体制壁垒,通过扩大学习内容和专业知识的可获取性,使学习者的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变得更加灵活。中国教育研究人员发现,有效应用移动设备能够支持多种环境下的学习,促进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寻求资源。
(本文节选自《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