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中国高校CIO论坛”上,来自多所高校的信息化主管领导,围绕“高校信息化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危和机”和“高校信息化机制体制”主题,就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数据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
王希勤: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服务“立德树人”
信息化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正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当中;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高校信息化本身的建设重点也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中。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政府、企业信息化最大的不同是所有工作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来实施,这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于它需要由两类专业人员共同推进。一类是职能部门的人员,他们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各业务的核心工作,比如人事、财务、教务等部门人员;另一类是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人员,主要是信息化部门人员。
这两股力量共同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将两类人员的力量汇集在一起。信息化部门需要深入学校的许多业务中,实现业务的流程再造,这个工作需要很多调研,大量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郑庆华:疫情给高校信息化带来三个影响
疫情期间,对于高校信息化而言,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有三个。
第一,在线教育由过去的示范性、探索性,变成了核心产业;
第二,网信中心等信息化部门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信息化对于疫情的保障、效益的管控得到了大家的深度认可;
第三,高校全体教职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在此期间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与此同时,因为疫情的原因,也给我们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在线教育确实很重要,但大家一定不要因为在线教育能够解决实际课堂中的传播问题,就忽略了教育的核心是爱、是情感,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更不能忽略每所大学的文化、学生追求的价值、学校的特色都不尽相同,谁都不能被简单地、标准化地替代。
二是无论是“十四五”信息化规划,还是整个信息化建设,都一定要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但是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因为即便是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系统、学习系统等方面也是存在个性化问题。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觉得要特别注意,企业所提供的系统是不是能完全符合你的需求?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机制、学校特色等都千差万别,想用一种模式把所有高校的信息化需求都覆盖,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充分了解学校实际需求的,只是照抄作业的全盘商业化模式不可取。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紧扣学校的管理业务来进行设计,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
陈丽:流程再造是当前信息化工作重点
在现阶段,信息化已经成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建设和应用服务已不再是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学校的体制机制改革,组织体系的重构,以及流程再造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2020年3月,北师大成立了“互联网+教育”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信息化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把任务明确到各部门,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统筹部门,细化任务。这是我们在原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之外建立的另一套体系,两个小组共同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北师大的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目前还在磨合中。
我认为,各高校都有这样的共识:无论采取哪种改革方式,在新阶段,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定位在发生变化,我们推动信息化工作的策略和着力点在发生变化,投入方式和责任机制也都在发生变化。高校主管信息化的领导和部门,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在下一个阶段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改革发展。
此外,数据治理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战线面临的共同问题。2016年,北师大专门成立校务数据管理中心,推动校务管理数据的建设、治理、共享、利用,支撑学校科学决策。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首先是让业务信息化,这样才能产生数据;其次,学校校务数据需要有标准,有质量。
在初始阶段,主要是定义底层数据的标准,给每个部门的数据做出评价质量报告等工作。而从疫情时期开始,数据工作的重点开始发生变化。基于汇聚好的数据,服务于学校管理的改革,院系资源配置的改革,包括对老师的考核等。目前,我们做到90%的业务都有系统,90%的数据都汇到了校务数据管理中心。
下一阶段的数据治理可能面临更多难题,包括伦理问题。除了校务管理数据,还有大量行为数据。尤其是疫情期间产生的大量位置数据、个人信息数据等,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哪些数据可用,哪些不可用。
总之,数据是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如果数据不能有效汇聚,数据质量不好,就难以谈下一步的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李卫青:信息化部门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战略部署
疫情期间,学校需要全面掌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所在位置、旅游探亲情况、同住人员信息,为此在春节期间我们开始了攻关工作,紧急开发了“I am OK”师生健康信息填报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于2月16日得到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战疫情》的报道。
另外,疫情期间,留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但求学的需求依然存在。留学生希望我们能够根据其实际需求特性,定制式地开设线上课程。为此,我们推动信息化和教学领域的融合,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我们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承诺,帮助其培养理工科人才。
大家都比较关注高校信息化部门的岗位编制问题,从华南理工大学来看,学校的网络中心有44个事业单位编制,但从未招满过,我认为原因还是在于高校的薪资待遇和职业上升空间与企业相比,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的确,网络中心在学校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领导看到我们的重要性。网络中心在规划自己的工作时,应该和学校的战略部署一致,因为学校会按照自己的学科特色,制定远景规划,网络中心应该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战略部署,做好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如果能够与其他职能部门一道,将学校的规划付诸实践,我觉得这就是信息化部门存在的价值。
其实,网络中心也好,信息化办公室也罢,最终还是归属于学校,都是为学校的信息化服务,有些学校分开设置,有些学校两个牌子一套人马,而我们既分开过,也合并过,我认为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考量。
以信息化手段达成业务,流程重构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因为职能部门的普遍想法是不希望别人随意改变自己的工作流程,而信息化的目标就是简化流程,甚至“一键可达”。
想法不一致,推动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学校层面应该协调好,一方面,推动职能部门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推动网信部门站在师生的角度,以便利师生为目的来优化流程。
刘芳:信息化部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如今,不论是科学发展的进程还是医学人才的培养,都在倒逼整个医学行业不断向前迈进。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在此前的讲话中也提及了“需求催生发展”,对此,我颇有感触。医学科学家的需求、医学教与学的需求、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都十分重要且需要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医学影像学为例,随着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而对于从事医学科学数字化和将大数据应用于临床研究的人才需求,则会变得日益迫切。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如何更加合理地设计专业和学科?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赖于学校乃至整个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
未来,网信中心的工作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会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无可辩驳,也将成为一种“荡涤式”的变革。如果高校或者处室没有意识到这种革命性变革的话,很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我认为,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对于队伍的建设和投入肯定会逐渐强化。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我们仍在孤军奋战。有些部处领导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推进,有些部处领导意识不到,始终不能与我们同步推动,那么工作进展就会相对较慢。
我常常鼓励学校的信息管理部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要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主动攻克意识上存在的难点,主动为领导和处长们做培训。在此过程中,各方会逐渐实现意识和理念的一致,来共同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建设。
我觉得,信息化的理念决定了学校是不是能够跟进整个浪潮,是不是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进一步发展、创造、前行,实际上是每所高校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刘春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必需品”
新冠疫情对高校信息化的影响,可以类比为:疫情前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发展建设而言,有点像是“饮料”。顶尖大学办学资金较为充裕,可以进行整体设计,在各个方面同时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受经费、人员、技术、设备等实际条件的制约,只能根据发展阶段,酌情部署学校信息化工作,建设项目比较分散,哪里急需就上哪里的项目。
新冠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巨大,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如此。十多亿在校学生被迫停学,教学转移到线上。疫情之后,信息化对高校发展建设就变成了像水一样的生存必需品。
疫情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学校和教师们在没有来得及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紧急上线相关系统进行线上教学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难以追踪每个师生的具体行动轨迹问题,都让学校和学院(系)各个层面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从某个角度讲,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力推动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从长远来看,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信息化可能会像互联网改变世界一样改变学校。那么,当信息化完全普及之后,全国高校学生都在线上学习,大多数教师的角色会不会转变,转为为线上教学指导或教学助理?诸如此类。信息化可能给学校、师生带来的种种影响值得重视,我呼吁各高校团结一致,在顶尖高校的引领下,携手解决相关问题。
回想我国高校管理机构的发展史,学校初创时期,往往只有学校办、教务处、后勤办等两三个部门,到现在普遍拥有十几个部门,学校管理机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变迁。
在信息化工作中,常有一个机制体制上的疑问:信息化工作是否需要分由信息化办(处)和网络中心两个部门运行?
我个人认为,虽然信息化办(处)可以专注于决策和制度建设,重在管理和规划;网络中心可以专注于业务,重在项目建设,但很多职能部门其实都是兼顾业务和管理。因此,从大部门制的层面来说,二者合成为一个大部门运行,从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上,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吴怀宇:应适当增加信息化部门的职数
近几年,专业建设成为高校的热点工作之一。总体而言,高校在此方面的工作还有差距,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服务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以转专业为例,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分别是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此前,学校主要通过整合现场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并根据排名来开展此项工作。
疫情期间,这项工作完全依托网络完成。学校的信息中心、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及相关学院,共同成立了一个工作专班,坚持在制定方案阶段就把顶层设计做好。结果很令人满意,整个过程非常平稳,这也说明了信息化工作确实能够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开展。
“十四五”期间,我认为要围绕教学管理服务教师这一重要理念,从本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出发,进行相关的改革与探索,以期能够使教师从繁重的、重复的考核评价工作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其负担。
在信息化队伍建设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过去那一套信息化机构和队伍已经完全不能与之相适应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个问题更加凸显,人员数量、能力与学校的发展完全不匹配。
所以,我认为必须要增加相应的岗位和职数。不管是信息中心还是网络中心,当前国内高校的普遍配置都是一正一副,或者一正两副。但这还不够,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武汉科技大学网信中心的职数增加,进一步建设好这支队伍。
(本文根据“2020高校CIO论坛”上的讨论整理)
整理:朴艺娜、项阳、郑艺龙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