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
做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要考虑教育的初心是什么,信息化的使命是什么。教育的内涵围绕育人,开展教学、科研和各类服务,根本就是“育人”,以人为核心的培养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支撑和服务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为培养人提供信息化支撑和服务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应以服务好高校师生为根本,运用适用的信息技术和数据,以师生的视角做创新服务支撑工作。简言之:以人为本,创新服务。
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高级形态”的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社交网络、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实现学校的智慧运行,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
高校信息化创新四大要素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技术、管理、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困惑,唯有创新才能打破僵局。创新过程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摸清家底,管理者需要理清所在高校信息化现状,为制定策略奠定基础;二是调研先进,对同类型先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进行调研。三是规划先行,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要“因地制宜”,以所掌握的“家底”为依据,寻找关键突破点。依据规划提出主要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具体涵盖机制保障、建设蓝图、建设内容和按时间和经费落实的步骤。四是以人为本,创新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服务于师生。
此外,高校信息化创新破局应遵循“首基础、次应用、看服务”。首先要夯实基础,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队伍将忙于救急救火,无法腾出精力开展其他复杂的业务;其次,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可以仔细、以人为本地根据师生、部门、领导的需求开拓应用建设;最后,以师生的视角,感受和享受服务才是最直接的体验。相对于宏大的应用和数据目标,落地到师生感受到的具体的服务更为直观有效。创新不在多,不在大,由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创新过程反而很容易实现。
医学部信息化探索
北京大学医学部与绝大多数高校一样,也曾经遭遇信息化建设中的诸多共性问题。一是网络基础薄弱,师生需求与服务的提供相去甚远,教学院系、附属医院等也都需要在良好的网络支持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日常网络运维压力很大;二是信息系统割据,信息平台沟通不畅,没有统一的服务架构和集中的数据服务;三是信息技术对教学科研的支持严重不足,没有找到一个较好的支撑教学科研服务的着力点;四是网络安全问题严重,管理制度和机制都匮乏,网络安全设施条件近乎空白。
针对上述现状,北京大学医学部信息通讯中心制定了支撑“医学部双一流建设”的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定位和目标。定位是“为北大医学服务,支持双一流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医学部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引领国内医学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针对规划,北大医学部提出了五项具体任务。一是通达网络,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二是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支撑能力;三是计算环境,提升信息化服务教学科研能力;四是安全保障,提升信网安全能力;五是运维和服务,提高运行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规划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创新二推动三实现”,即创新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模式;推动教学和科研方式的变革,推动学校管理方式与治理结构的转变;实现从建设独立业务系统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实现从提供技术和平台服务向提供数据信息服务的转变,实现从面向管理需要到面向师生教学科研需要的转变。
一个创新
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医学部信息化工作从四个角度“创新建设和服务模式”。
1.体制机制
建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分管两办的领导同时分管信息化,充分发挥党校办协调职能,由信息通讯中心技术主导。
2.本职优先
做好信息化部门的本职工作,将网络和基础平台搭建好。网络以运维为导向,向运营商学习,拓展大二层结构、无线网室内外全覆盖并实现三校区漫游,提升师生服务感受。
3.95%服务
从师生角度考虑服务,不盲目追求新大全,优先满足95%以上人群的需求。5%的用户诉求合理选择,不为5%牺牲95%的用户权益。
4.抓服务入口
从师生经常感受到的入口改善信息化体验,利用互联网思维,从生活服务向管理教学逐步推进。信息部门从好做、方便做的应用优先做起,并做好做优线上应用,例如校园生活、校园卡小应用、教工查工资、经费、考核上报、报修等服务类应用,再以点带面,逐步突破, 推进学业学籍、离校迎新,人事服务等,并基于微服务平台构建教务和学工等核心业务系统。
以校园卡创新为例,创新点可概括为“人性圈存”、“创新水控”。围绕学生的需求,将校园卡圈存机搬进宿舍楼;关注用户体验,按照手机触屏UI 彻底改造圈存系统,做到操作“极简化”。校园卡应用中,浴室场景一直是应用的难点。一方面,由于环境潮湿,水控设备故障率较高;另一方面,浴室既有水阀门,又有刷卡水控,让用户的操作体验复杂化。2016年底,北京大学医学部根据无线网覆盖工程的实施情况,联合设备商设计了无线水控,刷卡器移到浴室外,刷卡预扣费后进入浴室,再随混水阀自主开关实现计费。这种创新水控,一方面简化操作,让师生在家洗澡的体验复原;另一方面,无线版省去了施工麻烦,无水和极低的阀门开启数,大大降低了水控设备故障率,打造出“小应用,大关注”的效果。
两个推进
在推动教学和科研方式的变革方面,医学部推出了虚拟桌面科研计算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的形式来支持科研计算,实现对科研的精准支持。虚拟化科研计算的投入小、产出高,效益突出。经过一年的试用,科学计算桌面的成果产出率(总成果数/ 常使用台数)为52.9%;图像计算桌面的成果产出率为80%。
在推动学校管理方式与治理结构的转变方面,医学部从人、财、物、学、管各个方面将数据打通汇总,并开始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尝试数据分析,初步实现“管理汇平台,依据看数据”;学校创新任务考评,信息化已成为各部门创新的突破口,对信息化部门来说,虽然压力增大,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三个实现
1.从建设独立业务系统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转变
医学部构建了统一认证、基于微服务应用架构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平台小应用”的理念,变大型应用为小模块堆叠。除接纳传统门户型应用功能,平台共承载教务、学工、人事、综合服务等160余个应用,业务系统从单一应用向综合服务型平台转换。
2.从提供技术和平台服务向提供数据信息服务转变
建设了较为完善的虚拟化运行环境,自2013年以来,所有业务系统运行在校级虚拟化平台。购置了数据分析工具和数据采集平台,已经为多个业务部门定期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从自己做起,定期发布信息服务的数据月报、年报。
3.从面向管理需要到面向师生教学科研需要转变
规划建设了北大医学网,联通了附属医院与医学部的通道,加强与医院的沟通,协助推动医院网络条件的改善,支撑医院科研,提升医教研的服务能力。改进综合服务平台,除支持管理外,努力开拓师生服务的应用,建立个人数字档案。
总结
关于高校信息化的一点思考
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按“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一要梳理家底,将学校的现状和问题梳理清楚;二要夯实网络,基础网络设施夯实好,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应用,免除后顾之忧;三要善于沟通,信息化工作需要良好沟通,及时获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坚定决策决心,领导要有担当,认真分析,全面考虑,勇于为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承担压力;五要坚持技术,在平衡技术和管理矛盾时,考虑运维,根据部门定位、队伍人员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力所能及做好本职工作。
关于高校智慧落地的一点思考
智慧校园建设,要从小做起,方能“见微知著”。一是思考出智慧,规划智慧校园建设,首先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二是角度出创新,创新需要找准点,从点的角度来实现,由点带面;三是落地出成绩,有了创新规划后,要尽快想办法将规划任务落地,落地才能出成绩,才能为后续规划调整提供依据;四是细节出成败,做信息化要多关心细节,细微之处往往决定着整个事情的成败。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信息通信中心副主任宋式斌在“2019北京高校信息化工作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整理:项阳)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19年7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