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动画、音响、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良好氛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对于新知识学习和了解事物的唯一原动力。学生对所学的思想品德内容产生兴趣以后,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师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寻找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我们知道,传统的教法方法,是教师在进行说教,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的多元性、声音、图片、视频的同步性,不仅能帮助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有效、熟悉的教学场景,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就很难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场景,但是,利用多媒体就会为思想品德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效果。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放映的方式,通过同龄人的一些犯罪经历来告诉学生,不仅要遵守校纪校规,还要遵纪守法,就会逐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为什么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及实用性。
二、结合实际,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不能空洞地说教,要讲究现实性和真实性。学校要把思想教育的内容按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各个月份的节日进行具体安排,并在多媒体教学中给予体现出来。例如3月份要结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对学生进行做好人好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4月份要结合“清明节”,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5月份要结合“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结合五四"青年节"的入团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上进、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师要把平时的活动,结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要求学生用餐时,要爱惜粮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饭菜都要吃完,而且要把碗筷洗干净后放在指定的位置。每顿吃饭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只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言行,而且一辈子受益。
三、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优势互补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所长。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传统教学在长期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不能“一票否决”传统教学的良好方法。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黑板、粉笔、教学用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思想品德课时,多媒体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长处,但要恰当使用多媒体,不能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应注意停顿、讲解,确保学生有思考、回答问题和把重点、要点记下来的时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影响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
教师应指导自己的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来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思想品德知识,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最佳的办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真正创设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避免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境地。
四、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矛盾
哲学知识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而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状况,对个人、社会的发展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未成人的思想品德培养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意义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它们的关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记忆,而且要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努力探索。有时,这比让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的知识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的知识,对学习并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教学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但运用多媒体教学,较好地克服了以上的弊端。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