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首次将大数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3年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10年时间,“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当前全国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高校在教育新赛道寻求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武汉大学作为首批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用户之一,已走过近30年历程。30年来,武汉大学始终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同频共振,先后经历了以构建网络、互联发展为主的起步阶段,到以自建系统、自我发展为主的成长阶段,到以整合资源、统筹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再到以数字赋能、融合发展为主的转型阶段。
尤其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武汉大学结合实际,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树牢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注重统筹协调,理顺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数字教育,在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思路为先,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树立一个目标。对标一流,以信息化支撑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校园”。
其次,找准两个抓手。一手抓数据共享,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共享和分析应用,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一手抓流程优化,加强部门联动,优化工作程序,精简审批手续,升级服务方式,推进“一网通办”。
再次,做到三个统筹。一是统筹战略规划和布局,形成全校一盘棋:先后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与规章制度,理顺信息化建设领导和决策、咨询和指导、执行和落实的三层机制;构建了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和决策、“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和指导、信息中心执行和落实的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家咨询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重要规划、年度计划和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二是统筹技术标准和规范,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参照《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规范数据、安全、运维等要求,实现各类应用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数据统一。
三是统筹项目实施和管理,推进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信息化项目全周期的规范化管理,统筹推进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归口管理全校软件资产,实现信息化项目集中申报、专家审核、立项建设、采购审核、中期检查、验收交付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根本扭转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2020年以来,已连续实施4轮信息化项目年度集中申报,共受理来自28个单位153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申请。
最后,推进四个贯通。根据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制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确未来两年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网络通、体验好;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全面推进数据通、共享好;加强业务系统融合,深入推进业务通、融合好;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平台通、协同好。
全面落实,推进数字化工程建设
着力打造教育新基建,持续推进网络通、体验好
针对部分区域网络速度较慢、师生上网体验不佳等问题,打造教育新基建,优化基础资源供给。
一是做大一张网。持续升级校园网,优化有线、无线网络,试点全光网络和5G专网,出口带宽提升至70G,校园全光网络技术应用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校园有线网络和室内无线网络全覆盖,目前正在进行室外无线网络覆盖项目建设,规划部署室外无线AP500个,提升师生室外用网体验,满足高并发、高速率、高可靠的网络建设与发展需求。同时建成覆盖全校所有单位的综合视频会议系统,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和常态化下各类工作调度,并专门开通Zoom国际视频会议账号服务师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二是做强一朵云。持续加强“珞珈云”平台建设,支持网站群管理、数据中心运行、高性能计算、教师个人主页、资源存储共享等多场景应用,实现“硬件集群、应用集成、数据集中”。其中,超算中心总算力达7P,跻身全球TOP500,用户范围涵盖全校30多个院系和科研机构,年均完成计算任务近1000万个,年均计算时间6000多万CPU小时,近三年支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近百个科研项目进行科学计算及相关研究,科研经费累计2.8亿,助力相关科研人员在包含Nature、Science、PR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70多篇。同时,向教师开放珞珈云盘服务,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在线存储和共享文件需要,目前有活跃用户220人。
三是做优一张卡。持续提升校园卡体验,兼容多种介质模式(实体卡、电子校园卡、手机NFC校园卡、人脸)、支持多个应用场景(餐饮消费、宿舍门禁、会议考勤、图书借阅、就医挂号等)、聚合多类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开通多项服务功能(自动充值、他人充值、余额不足提醒、照片上传等)。
四是做实一站群。对校内各单位网站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分期分批将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实验室、课题组、科研团队等各类网站全部纳入站群管理,实现统一的后台管理、安全防护、网站群管理、内容管理,以及门户应用集成。累计托管网站总数494个,共有1422名教师开通个人主页服务。
着力强化数据支撑赋能,全面推进数据通、共享好
针对数据打通不彻底、数据源落实不到位、数据不够及时准确等问题,严格落实“一数一源”机制,深度打通部门业务数据,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效能。
一是夯实数据基础制度,落实“一数一源”,全面归集各类数据,制定标准,累计梳理1217张实体表、31550个字段、7.72亿条数据,建成校级基础、主题、专题等数据集22个,实现33个部门、139个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共享,2023年全年数据交换共享达82.45亿条。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建成校院两级领导工作台,汇聚师生信息、教学科研、财务资产等数据,为校院两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成教师和学生个人数据中心,并向本人开放,实现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全覆盖;在数据赋能教师服务方面,建立科研论文“一数一源”机制,打通与教师相关各类数据,减少重复填报;在数据赋能学生服务方面,连续4年推送毕业报告,连续2年推送在校生年度报告,2022年首次推送新生报告,以生动的形式,全面展示各类数据。
三是赋能重要时期重点工作,助力校园治理。建成学校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对接地方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助力学校疫情精准防控;建成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大并发网上预约、限时限流、分类授权、线下核验等功能,为特殊时期校园安全稳定提供数据支撑,相关经验入选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优秀案例。
着力优化系统供给模式,深入推进业务通、融合好
针对业务系统整合不够、跨部门业务办理不畅的问题,聚焦关键需求、核心业务、重点人群,改造重构业务系统,推动业务闭环高效运转。
一是以“人”为核心,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教职工从入职到退休(或离校)全周期线上管理,并支持人员招聘选拔、职称申报评审等全线上办理;建成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包括数字迎新、专业学习、第二课堂、综合测评、奖学助贷、日常管理、数字离校等,实现学生从入校到离校全过程闭环管理;建成师生荣誉自助打印系统,方便师生在线申请自主打印各类证书证明。此外,深入分析学生家庭情况、每月食堂消费等数据,建立隐形经济困难学生数据模型,为精准帮扶困难学生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二是以“财”为抓手,推进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搭建统一支付平台,累计支持各类线上收费缴费业务259项,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国际学生缴费业务全线上办理;率先在全国高校建成集采购、验收、报销于一体的线上直采平台(5万元以下),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上门服务。
三是以“事”为牵引,坚持需求导向,先后上线课表查询、教室查询、校园巴士、体育场馆及大型会议室预约、校庆服务平台等热门应用。
着力做深做精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平台通、协同好
针对应用界面不统一、授权不灵活、体验不友好的问题。融合应用服务,打造“智慧珞珈”应用品牌,移动端与PC端协同融合,为师生提供随手可用、多端触达的线上服务,形成“实用、管用、好用”的大平台。
一是推进三端融合,打造“智慧珞珈”App和微信小程序移动应用品牌,统一PC端、App端、微信端的技术规范和UI风格,根据不同角色,统一应用精准授权,为师生提供精细化、智能化数字服务。上线统一日程中心,聚合会表、课表、第二课堂、学术讲座等日常信息,便于师生员工更高效、更合理地做好时间安排。上线统一消息平台,整合各类通知公告和消息提醒,提升“一键触达”应用能力。
二是推进“一网通办”,全方位梳理优化再造管理服务流程,实现“办事环节更简、办事材料更少、办事时限更短、办事满意度更佳”,共有35个单位累计上线流程近260项,服务师生300余万人次。实施“双百”计划,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面向二级单位和师生个人的高频线上办理事项分别不少于100项,重点推进跨部门办理,努力实现办事环节更简、办事材料更少、办事时限更短、办事便利度更优。
三是上线“珞珈直通车”线上服务平台,畅通学校与师生沟通渠道,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政于师生,实现“小平台、大服务,小切口、大民生,小治理、大提升”,成为学校走好新时期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自2022年4月试运行以来累计登录人次达25万。
数字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武汉大学2023年提出发展全方位数字教育,大力推进数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和基础通识教育的优势,将数智人才培养分为“通识、赋能、应用、专业”四个类别,贯通本科、专硕和博士三个学历层次,采取差异化分类培养思路,采用“分类+梯度”的模块化选课、“融通+创新”的灵活性设课、“基础+场景”的差异化教课的创新性方式,按照“以数字思维的培养为根基、数字素养的锻造为动力、数智课程的打造为抓手、数智人才的分类为前提、数智驱动的平台为保障”的“五数一体”培养思路,推动全校数智人才培养的融合贯通。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1月刊
作者:刘昕(武汉大学信息中心)
责编:陈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