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高校的超级智能体为谁服务?高等教育领域的超级智能体应该怎样定位?高校在实践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要素?一起来看——
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实施“LEAD行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心工作。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机制、科研与技术创新等多维度协同关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号召,结合自身特色,开发教育专用大模型。我们特邀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王玉平对上海海事大学的“海事超级智能体”及该校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实践探索进行系统性阐述和分享。
角色定位:智能化工具
王玉平表示,我们都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们的“私人助理”,但首先他应该先完成“工具”的角色属性。
一方面,辅助高校三大人群: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他们在高校中的工作和任务,例如学生可向AI询问知识点,教师可在AI协助下制作课件和准备题目,管理者利用AI知识库生成总结等。
另一方面,培养师生和管理者AI工具的使用素养和使用习惯,帮助师生更便捷地访问和获取知识,了解学校最新运行状况,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部教育公平、知识普及、能力全面、个性化学习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
实践探索:“海事超级智能体”
“如果要对智能体下一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智能体是人们基于大模型试图对人类解决问题行为模仿的一种尝试,实际是一种通用问题的解决器,由一颗大脑(LLM)来进行自主支配运行,具备规划思考能力、记忆能力、使用工具函数能力,能自主完成给定任务的计算机程序。”王玉平表示。
上海海事大学从自身航运物流海洋特色出发,构建海事超级智能体,采取自建大模型+引用AI服务模式,AI编排流程使多个智能体综合协作,由一颗大脑(LLM)进行自主支配运行,能够根据人的要求,自主判断、决策、分解子任务,自行与业务系统、专业知识库、海事垂直大模型及互联网交互分析,构建校级统一AI服务平台,最终输出任务结果,从而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和助国际交流。
一是助学,使用AI对教学视频资源进行知识点抽取处理,便于学生依据知识图谱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如图1 ,用户可快速查找馆藏图书信息,了解图书情况和馆藏位置。
图1
二是助教,利用AI生成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完成系列教育教学基础工作,教师只需复核即可,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创新性工作中。如图2,超级智能体可根据既定科目,辅助教师完成出题并附带解答。据介绍,海事超级智能体不仅可以完成出题,还可完成不同难度级别的出题工作,并附带对提问的自动纠错功能,如提问中的“5到题目”。
图2
三是助研,超级智能体对接学术资源查询,可在任何地点根据关键词快速调取学术资源库内容和文章,如图3。同时,教师还可借助海事超级智能体推进文献综述生成、研究实验自动完成、论文翻译润色等工作。
图3
四是助管,海事超级智能体与校内业务系统关联,可以帮助师生快速完成大量业务系统操作、调取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并生成用户所需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如图4,通过发送对应指令,海事超级智能体便可在校内人员库中查询本科新生男女数量和比例,并要求形成饼图。超级智能体快速生成和执行查询语句,后生成和执行代码,再生成图片,最终完成统计工作并数据可视化反馈给用户。
图4
五是助国际交流,基于海事超级智能体供给海事教育资源,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云中海事大学,共同促进海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如图5,超级智能体可对目标内容进行英文翻译。方便留学生或师生在国际交流中应对多语言环境,使校内规章制度等文件不需翻译成多种语言或避免翻译范围不充分问题。
图5
经验总结: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海事超级智能体”应用实践分享后,王玉平就上海海事大学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实践探索进行了简要的经验总结,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依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构建专业领域知识库。上海海事大学依据自身航运物流海洋特色构建全域、全息、全量的海事领域专业知识库。联通校内外专业数据资源。如海事专业知识库、海事法律法规知识库、学校运行知识库、行业运行数据知识库、行业政策文件知识库、职业教育知识库等。专业领域知识库将成为海事垂直大模型的数据底座,也是未来走出国门,共建海事教育共同体的基础。
二是高度重视隐私安全保护。上海海事大学在海事超级智能体建设初期,就将隐私安全保护考虑在首位,建设良好的安全架构设置,对提问者进行权限设定,防范个人隐私和学校隐私泄露。对问题关键词进行系统识别,防范提示词漏洞攻击。如向超级智能体询问教师的课程表,可获得完整的课程信息,而询问某个学生的课程情况时,将会查看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及访问权限。
三是长期保持技术迭代。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迭代快、技术新等特点。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应用升级主要在多场景应用层面,从招生类知识基础问答,升级至知识查找、解题、生成报告等多方面应用。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和独立任务能力,形成“类人思维”,即可以根据事实,二次推理和理解规则,推断结果,得出结论。
四是个性化输出结果。海事超级智能体基于原有上海海事大学业务系统架构,采取直接交互方式,根据个人信息和身份信息直接调取业务系统产生的通知类和新闻类等数据输出个性化结果。
目前海事大语言模型和海事超级智能体版本号为0.1,仅对部分人员开放。后续会逐渐放开,让师生深切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为海事教育与海事领域提供助力。
本文综合整理自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王玉平在《中国教育网络》的直播分享
海事智能体开发团队:王玉平、李文慧、闫慧仙(上海海事大学)
整理:张璐璇
责编:建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