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一所大学或一个教授的水平高低,主要是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
·科学无国界是指自然定律无国界,但人是有国籍的,科研经费的来源、技术的使用范围等是有国界的,我们应该鼓励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能够尽快地先在国内交流。
创良好学术环境 让成果先贡献国内
——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博士
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由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调整进度不快,追求硬性的考核指标,只追求论文的发表数量、不注重质量;一味追求论文在国外权威媒体发表而不重视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生产力的贡献;甚至抄袭、剽窃、造假等现象在指责声中时有发生。这使得科技界乃至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尝试着为改变这一趋势作出种种努力。
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同行研讨这些科技传播活动对于提高科研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借鉴、引进科技强国的思路和做法,改进调整国内、尤其是高教界的科技传播形式,挤出泡沫,推动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目前已开通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两个学术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正借助于这两个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就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博士。
评价标准事关科研导向
记者(以下简称记):学术界内部的传播、交流与当前学术泡沫、学术腐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李志民(以下简称李):重要的是科研导向。科研导向对整个学术环境影响很大。片面强调论文数量,本来一篇很好的文章就会给拆成两篇甚至三篇来发表。个别情况下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也会产生。
近年来,教育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2003年教育部正式发文取消了对大学在SCI和EI发表论文的排名,但是具体落实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每年仍在排出、传播名次。社会上对高校的类似评价、评比过多,高校、教授们承受的压力过大,给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多干扰。
评价一所大学或者评价一个教授,不能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应该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指标。我这里说的是一个教授、学者的学术水平对于生产力、对于教学、对于科研开发工作的贡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的标准也不同。比如,在论文很少时,说明我们的科研总体水平低,那么就要提倡教授、学者刻苦钻研,业精于勤,多发表论文。论文的增加原本是反映学术总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多了以后,就又提出了论文的他引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然而以前提出的这些指标都比较量化,过度追求量化指标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所以,现在应该提出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考核一所大学或一个教授的水平高低,主要是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具体评价指标就应该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授权的专利数量、专利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等。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同行交流也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从2004年开始对高校和名教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排名,包括每个学校有多少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有多少国际学术组织中的理事、在国际会议上作过多少报告等。排名结果于每年的12月底向社会公布。
记:科研导向的一个重要杠杆是科研人员技术职务的评定。国内当前对这方面工作的争论很多,包括科技界本身的意见也很大。
李:这一杠杆的作用应该是引导科研人员围绕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工作发展方向转。比如说很多高校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一流大学呢?这有很多具体的标准,比如在学生来源、就业,在教学、科研实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情况,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有一流的教授。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流的教授要有四个标准:国际期刊上要有文章、国际会议上要有声音、国际学术组织中要有地位、国际奖项中要有名次。这些是基本标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还要高:一流教授在国际期刊要当编委会主任、当主编;国际会议上要被邀请作特邀报告;国际学术组织中要能当理事长、副理事长,当学会主席、副主席;国际奖项中要做主要完成人。
教授职务的设置应逐渐向稀疏配置过渡
记:我在十多年前采访一些有国际交流经历的年轻学者时,很多人都对国内教授职务的设置过多、过滥提出了批评,指出教授职务应该是“稀疏配置”。现在回头看,这一现象没有什么改变。
李:据我所知,欧美国家大学里教授的头衔很难取得,一般大学里一个系只有一名教授。当初我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澳大利亚全国26所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职人员总共也不过2300多人。现在我们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教授人数已接近这么多了。在国内,只要是年头到了,资历到了就要评教授,今年评不上,明年再评。总之,退休的时候大学教师就基本等于教授了。评职称就要发论文,难怪有这么多的论文等待发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得罪人的话,就是你没做学术工作,就不应该在学术领域谋求专业技术职务,谋求教授的头衔。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是否能做到大学的正教授从外单位聘用。这对于化解人情风、抑制学术腐败,杜绝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是很关键的。
记:发达国家的大学这么做普遍么?
李:据我所知,欧美国家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美国在这方面稍微放松一些,但是主渠道也是从校外聘用,这样做对我们国内的大学很有借鉴意义。如果从校内提拔,人事关系、各方面的干扰避免不了。但是如果从校外公开招聘,学术委员会一般都会按照学术水平来衡量。前不久曾经有高校尝试了一下,没成功,但并不表明这么做不对。
记:像北大、清华这样处在金字塔尖的大学会不会很难在校外找到公认水平高的人才?
李:可是北大、清华在校内提拔的教授又有几个是校内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的学生呢?
记:交流论文、开学术会议这类学术交流活动对于科技界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通过调整、改进,挤出其中的泡沫,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效益呢?
李:学术会议的种类大约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大型学术年会,或者是几年一次的大型学术会议,比如国际数学家大会,有关于整个国际数学界学术进展的报告,有不同档次的特邀报告。一种是某个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再以数学为例,比如偏微分方程的某个领域,同行相聚,拿出一些成果和设想来讨论。
还有就是一个学术团队内部的研讨会。一个教授带几个博士,大家聚在一起,互通有无,拿出自己的进展、过程包括想法与同行交流。国内的学术会议目前类似第一种的比较多,后两种,尤其是第三种很少。
现在基本上是各干各的,相互交流很少,我们应当大力提倡第三种研讨交流形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我们通过建设“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有效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给广大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的高校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最前沿学术动态的平台。
另外,我们现在发表出来的论文都是经过修饰的,都是一些正面的描述,曲线经过了弥合,都是成功的结果。而大量失败的事例以及探索的过程却没有公开。正是这些没有公开的失败结果、探索过程才对科技进步有用,才能让别人避免再走弯路。如何让大家愿意把没做成功的事情公开,把探索过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从政府的角度,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来创造这样一种舆论环境,来鼓励科研人员真诚地和大家交流,把经历包括教训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遏制学术腐败 制度措施要跟上去
记:创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想法您提出来已有三四年了,进展如何,效果怎样?
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创办的初衷是:搭建一个论文发表的平台,能够使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得到及时的交流;能够有效地防止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的种种学风不正行为的发生,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新观点和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发表和推广,使科研创新思想能够得到及时交流。与期刊相比,“在线”发表论文要平均提前近一年的时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效率的意义难以估量。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投稿要求,论文可在一周内发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声明,论文著作权仍属作者本人所有,且鼓励论文作者同时向其他学术刊物投稿,这样会使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在国内交流,可以改变国人的成果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去评价的状况。
记:国外有没有类似的网站?
李:在国外也有与此类似的网站,主要是纸质期刊的补充,期刊准备录用的文稿先在网站上发表,一般叫做预印本。预印本实际上和期刊投稿没有什么区别,在文章能够成为预印本之前,还需要经过评审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比国外的预印本更加快捷。
先发表后评审的模式,不但加快了论文发表速度,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比如,某位科研人员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投到了某学报,发表之前需要请同行来先进行评审。这时不端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如果评审者和被评者的研究进展相当,评审人就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被评者拿回修改。而评审人则可能会将其科研成果抢先在另一期刊上发表,这样最先研究出成果的那个人只能干吃哑巴亏。这是传统论文发表过程中没法规避的问题。此外,网上发表论文,对规避论文的抄袭、剽窃等行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的纸质版本,因为订阅量有限,看到的人很少,不端行为很难被发现。
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表的电子版文章,如果有抄袭、剽窃等现象就很容易被检索出来。在开始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担心在网上发表电子版论文会加重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但经过实践后发现,随着访问量的逐渐增大,其实监督力度会随之加大,抄袭、剽窃现象很容易被发现,这反而有效地规避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于2005年11月21日正式开通论文评论的功能,注册用户可对在线发表的所有论文进行评论,与论文作者及其他用户进行学术交流。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在线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一旦发现有作者违反上述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将在查实其不良行为的事实后,在网上公开谴责,并取消其已在线发表的论文,收回刊载证明。同时将其列入有不良行为者名单,禁止该作者三年内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表论文,同时通知其所在单位,建议对其进行其他处罚。可以说,从2003年10月创办至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已成为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学术网站。
记:这将逐渐改变科研人员争相把论文投到国外的情况。
李:我没有想到在SCI和E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会被中国科学家奉为如此神圣。其实SCI和EI对我国科技发展是一柄双刃剑。想想看,中国人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国内发表、在国内同行中交流讨论,而是先送到外国人那里去投稿、评价。等到一年以后,可以买到国外杂志的中国科学家才能看到。
国家拿出钱来搞科研是为了什么?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科研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不利,也削弱了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尽管我们鼓励和提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但任何国际合作都是要建立在对自己国家有利的基础上的。科学无国界是指自然定律无国界。但人是有国籍的,科研经费的来源、技术的使用范围等是有国界的,我们应该鼓励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尽快地先在国内交流。
记: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对作者还有什么便捷之处?
李:把文章发表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版面费。学报这种模式有一种商业的异化,也是一种科学的异化。科学家写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但用来交流的平台(如学报)却被出版商垄断。发表论文要交版面费、查找论文要订阅期刊,检索文章还要购买数据库。知识的贡献原本是科学家的,却让出版商垄断,并且还要三层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因此,欧洲的科学家为了打破出版商的垄断,提出“还学术的本来面目”。从2003年开始,他们把三百多种学报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现在加入这一联盟的学报已经有两千多种,凡是投到这两千多种学报上的文章,只收取相当于一百美元的评审费,其他费用全免。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连这一百美元也免了,评审费由科技发展中心出。在网站上发布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论文网站。这一举措将改变目前的学术出版系统和整个学术生态。
记:以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电子学术网站会不会完全替代纸质的学报,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
李:其实,也不能说数码相机完全取代了胶片相机,根据某些特殊的需要,胶片相机还有数码相机无法取代的优势。这就像电视机不可能完全取代收音机一样。在家里,一般都会选择看电视;但是在汽车等特殊场合,收音机就很受欢迎,优势很明显。学报也有它的优势,可以做得更精,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但不可否认,像“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