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陈文智:高校信息化将向全链路 体系化 平台式升级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2020-12-02

  12月2日,2020中国高校信息化主任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围绕“校园信息化实践2020”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两大重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作了《数字校园实践和展望》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当前高校信息化从“应用型作坊式”升级为“全链路、体系化、平台式”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数据共享将成为常态,数据智能将成为推动教育科研的核心动力。

  “网上浙大”打造新式办学空间

  2017年,浙江大学启动“网上浙大”建设,并提出“浙大魔方”模型。网上浙大是学校的新式办学空间,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校务治理水平,最终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浙大魔方”面向所有师生的三个面是“五大空间”“四大场景”“三大工程”。“五大空间”是在线教育空间、学术资源空间、个人信息空间、信息发布空间、网上办事空间;四大场景是“学在浙大(新教学)”、“求是科研(新学术)”、“求是人物(新人才)”、“管理效率(新服务)”;三大工程是“浙大百科”“爱上云端”“心中有数”。

  他特别介绍了三大工程中的“爱上云端”。“爱上云端”并非简单地将线下业务搬上云端,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具体来看,“爱上云端”可以分为“爱”“上云”“端”三个部分。

  其中,爱上云端的“爱”包含着“提升服务品质”的涵义,如“最多跑一次”改革。

  爱上云端的“上云”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云计算平台等。陈文智强调,中台旨在消除数据孤岛,这其中要消除的是“孤”,而不是“岛”,目的是将高校各业务部门的数据打通,而不是简单地用所谓“中台”替代学校所有的业务平台。2018年9月,浙大专有云部署完毕并投入使用,基于浙江大学专有云平台,能够探索混合云模式,支持课程云、打造科研云。

  爱上云端的“端”是指“浙大钉”,浙大钉打造浙江大学个人移动统一入口,整合提供学工、招生、迎新、科研、人事、教务等100多项服务。

  在谈到“新教学”时,陈文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传统生鲜超市的“坪效”只有1.5万元时,盒马鲜生能做到它们的3~5倍?他分析了盒马鲜生的顶层设计,其用“吃--转--送”三步法重新定义了门店价值。作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被门店武装了的生鲜电商,其门店是交易的起点,由此建立信任,而交易的终点是电商。

  那么,回到“新教学”主题,如何串联起教室、课程和平台?陈文智给出了总体框架设计:通过智慧课堂、智慧教室、课程云、知识图谱的“三通一核”模式(K-CPS)串联起教室、课程和平台。

  对盒马鲜生来说,“转”,即用APP买单,是突破坪效极限的“神转折”;同样地,对“新教学”来说,能否串联起学习空间,最终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是最关键的。智慧教室不仅能进行课程教授,而且能产生交互信息,比如视频、文字字幕;把课程经过分析解构,可以做成金课,放在“学在浙大”平台,由此支持终身教育。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学校层面,浙大还搭建生态开放的大平台。2018年4月,浙大智云实验室揭牌。智云实验室不断引入合作伙伴,通过信息化行业技术支持改变教育模式,共同提供“互联网+教育”生态的解决方案。截至2019年10月,智云实验室与阿里云、阿里钉钉、袋鼠云、正方软件等近20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约。

  打响信息化抗疫“百团大战”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来袭,而浙大信息化建设的几大“核武器”都已在疫情之前上线,为疫情期间的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浙大联合相关企业,面对疫情打了一场“百团大战”。陈文智描绘了相关业务系统全部上云的“作战图”:2月8日,召开“百团大战”启动会;2月11日,“浙大钉”与课程班互联互动;2月13日,“学在浙大”整体能力提升;2月15日,“课程云”迁移、开发并对接;2月16日,教师队伍接受培训;2月23日,教室录直播调试完毕。

  2020年2月24日,浙江大学全面网上开课。这一天浙大经历了什么?据统计,“学在浙大”平台访问量达101万次,“浙大钉”直播观看人数达77000人次,发起直播2000场,直播总时长达10万分钟。

  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这样描述浙大的在线教学:“线上授课,我觉得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全部留痕。以前上课,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认为讲得很不错的课,边讲边消失在空气中,根本无法及时完整保存下来,更别想重播回放。现在,这个遗憾终于可以弥补了。”

  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后,浙大也没有放松,而是加速赋能,服务在线教育,推进开环教育。“学在浙大”平台从正式上线到2020年7月,总访问量达5530万次,服务师生9万余人,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在线授课班级7000余个,在线教学直播、在线研讨总时长达1.09亿分钟,堪称教育界的“双十一”。

  除了学习空间,浙大在疫情期间还打造了创新范式的“研在浙大”,保障疫情期间科研不下线、创新不停止,推动创新范式转型、变革科研组织形式,把网上科研做得更有声色、更有效率、更有成就。疫情期间,通过“研在浙大”项目,启动“朝阳计划”和“登月计划”,为校内200个科研团队提供云计算能力支持,助力科研。

  疫情期间的信息化实践带来深刻的启示:当前高校信息化从“应用型作坊式”升级为“全链路、体系化、平台式”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数据共享将成为常态,数据智能将成为推动教育科研的核心动力。

  陈文智指出,数据智能时代,一切已然开启。“网上浙大”2.0概括起来,就是“一切数据业务化”。展望十四五,浙江大学的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也要“一张蓝图绘到底”。陈文智展示了“网上浙大”2.0新五大空间,原来的五大空间将升级为“现代治理空间、教育教学空间、科研创新空间、学科发展空间、全球开放空间”。未来,要强化信息化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其次要深化管理体系,完善建设与服务模式;此外,还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陈文智最后呼吁,希望各高校给信息化部门更多信任,“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可以给他们戴上“紧箍咒”,但不要剥夺他们的“金箍棒”,让信息技术部门拥有更多空间和资源,发挥更大的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