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今年教育部信息化政策频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确立了的目标和原则,为教育新基建指明了方向。同时,政策也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预留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为基准线以上的“百花齐放”构建了初步的标准和制度地基。《高校信息化应用》联合新华三集团推出本专栏,栏目将邀请国内信息化建设的优秀高校,从《规范》、《意见》出发,结合各个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标对表、先思先行,共同分享不同类型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始终追求智慧应用,提升用户体验的实践经验。
【先思先行嘉宾】:薛静
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多年来,学校在基础设施、数据治理、网络安全等方面建设成效显著,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得信息化各项工作能够有效推进。
(1)对标话题:“十三五”期间,贵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请您结合《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谈谈贵校有哪些先行经验,以及还有哪些需要亟待加强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需求牵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为指导思想,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获评“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为首批“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
“十三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顶层设计体系初步构建
学校成立了“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架构。学校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先后制定了信息化项目建设、数据管理、网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体系。
02
基础网络服务日趋完善
一是网络性能不断提升。学校出口带宽由6G扩展至44G,进行网络扁平化改造,实现了全校漫游和无感知认证;共有7万余个有线网信息点和12000多个无线AP,实现有线网全覆盖,基本实现无线网覆盖。
二是提速降费惠及师生。实现办公区域上网免费、其他区域50元封顶。
三是创新应用初显成效。5G 创新应用和IPv6实践获得“2019年中国5G创新与智能+应用优秀成果金奖”和2020年陕西省“数字陕西优秀建设成果最佳实践案例”。
03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一是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服务器统一配备及管理,为全校提供服务器资源。
二是建成存储和容灾系统,实现新老校区同城异地容灾备份。
三是智慧教室建设初见成效,建成满足教学需求的互联网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四是建设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为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建成工信部、教育部、教育厅、校内视频专网体系,在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4
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在学校规划和顶层设计指导下,先后新建或升级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OA系统等60余个信息系统。
二是“最多跑一趟”建设成效显著。结合机关作风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提供352项办事指南及204项网上办事流程。
三是创新开展信息化建设质量评估工作。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技术要求的规范化评审,提高建设质量;针对互联互通不畅、用户体验不佳、安全防护不足等问题开展后评估,进一步促进信息系统升级改进。
四是全面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开发疫情防控管理、疫情防控大数据、测温及人脸识别门禁、课程平台等系统,全面支持学校线上教学工作,为学校疫情防控及线上教学提供信息化保障。
05
数据治理与应用深入开展
一是制定并发布学校数据管理制度,规范全校数据建设与使用。
二是开展全校“一数一源”数据确权,建成数据资源目录。
三是重建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新建大数据平台,提供可视化数据运行状况服务,为全校数据共享提供强大数据中台能力。
四是构建数据资源池,建成学校基础数据库、数据仓库,提供全校数据服务。
五是以融合应用促进数据治理,支持开展审计信息化、学院年终教职工考核等数据应用。
六是数据分析及利用初见成效,建设领导驾驶舱系统和各业务数据分析系统,为师生和校院两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数据服务。
06
网络信息安全极大提升
从制度、管理、技术三方面多举措建立起了立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将网络安全建设与管理化“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护”。
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制定并发布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二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构建全方位技术防护体系,日均抵御106万次网络攻击;三是坚持日常巡查和监测预警,严格督查整改;四是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完成信息系统等级测评。五是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有力地完成各关键时期网络安全管理。
07
师生信息化素养大幅提升
随着国家信息化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全校师生的信息化意识大幅提升,依托信息化创新发展各项工作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一是“一把手工程”扎实有效推进;二是信息化流程梳理、优化和再造普遍开展;三是应用与安全同步建设的理念初步建立。
此外,学校在网络建设创新、数据治理、网络安全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
在网络建设创新方面,西工大IPv6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学校官方网站(www.nwpu.edu.cn)在全球IPv6测试中心顺利通过IPv6 Enabled Phase-2测试,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该认证的教育网站,获得全球由IPv6 Forum 颁发的国际通用证书及全球唯一认证编号。
2019年底,工信部确认学校门户网站一、二、三级链接100%支持IPv6访问(2020年7月,教育部公布137所“双一流”高校网站中,73家主页可通过IPv6访问,占53.3%)。
2020年8月,校内30%的业务系统实现IPv6代理访问,同期开展新建系统IPv6服务和安全防护能力的校内技术标准制定。“西北工业大学IPv6规划部署和实践”项目荣获“2020年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在网络安全方面,通过十三五建设,建成立体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学校从三个方面建立了网络安全体系:一是从管理上,定责任、抓落实;二是从技术上,看得见、防得住;三是从人员上,强意识、建队伍。
从组织架构等8个方面开展了工作,形成了主动防御工作思路,并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保障。目前学校实现平均威胁处理时长半小时,最快威胁处理时长12分钟。
在数据治理方面,学校充分认识到数据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了“数据+教育”的工作理念,即在信息化建设中高度重视数据建设、管理和运用,用数据强力支撑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工作。
“十三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仍有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出口带宽等业务承载设备需要进一步升级扩容。无线网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物联网等智能感知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是数据建设及治理还需进一步强化。数据管理和数据价值等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与数据开放需要进一步推动。师生反复填表等问题亟需有效解决。
三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还需进一步加强。平台型应用需要大力建设。信息系统覆盖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信息系统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
四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研究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更新。网络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是信息化体验仍需进一步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需要进一步贯彻。移动应用需要进一步发展。“最多跑一趟”业务需要进一步梳理优化。
(2)对表话题:目前,贵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制定的进展如何?在“十四五”期间贵校信息化将在哪些方向进行重点建设?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贵校已经启动了哪些信息化建设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制定工作,把信息化规划作为9个专项规划之一。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经历经多轮修改与完善,现已初步定稿,近期将通过学校程序进行审批。
“十四五”期间,通过实施新基础、新数据、新智能、新安全、新体验五大提升工程,建设智能感知、融合互联的新校园,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01
实施“新基础”提升工程,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支撑“双一流”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到“十四五”末期,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教育新基建达到更高水平,网络接入和业务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
02
实施“新数据”提升工程,发挥数据的战略性作用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支撑人才培养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服务能力。到“十四五”末期,基本形成责任明晰、开放共享、质量可靠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数据应用蓬勃发展,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数据效能充分发挥,强力支撑教育评价改革、“双一流”发展监测等数据应用,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03
实施“新智能”提升工程,赋能重点工作发展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智慧校园支撑能力。到“十四五”末期,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教育应用,大力发展移动应用,多层次发展便民应用,“最多跑一趟”成为常态,自助服务广泛开展,基本形成入口统一、高度整合、便捷流畅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04
实施“新体验”提升工程,优化管理服务体验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工作信息化支撑能力。到“十四五”末期,基本建成互联互通、整合联动、多点触达的用户体验体系,补齐应用系统短板,构建为民服务大平台,系统间联通不断增强,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促进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05
实施“新安全”提升工程,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到“十四五”末期,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基本建成合法合规、管理责任明晰、技术设备防护有力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体系,网络资产和安全边界清晰,从业人员能力大幅提升,确保外网安全、内网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形成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切身利益。
2021年,学校已经启动了相关重点建设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无线网扩容与优化,构建“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环境,已经增加7000余个AP;建设学院考核平台,在7个学院推广考核数据应用,减少反复填表;建设超级APP项目,以一云多端方式大力发展移动应用,逐步整合移动应用和内容;大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等。
(3)先行话题: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链、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打通传统教育痛点、难点和堵点,为教育发展开辟新空间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及思考?
教育新基建是国家在新阶段提出的重要举措。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在大力发展信息化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前期围绕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正在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转变,工作的重点转向如何支撑教学全过程,工作的难点则是转向以技术如何支撑教学,如何设计、协调和贯通全流程。工作的主责单位从信息化部门为主转向为多部门联动、协同配合,难度加大,任务艰巨。要做好新阶段的工作,需要全校“一盘棋”,从整个育人体系系统设计全流程出发,根据目标逐层分解任务,由信息化部门配合各单位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
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全校的高度总体设计,不能只由教务部门或信息化部门完成;二是要让全流程上的建设人员都了解整体设计,避免仅仅满足自用需求的狭隘思维;三是要整体设计、建设、推广与应用,要适时配套出台政策与要求,确保行之有效;四是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及时发现新方式中的不足加以提升和改正。
总之,新基建带来了新机遇,在教育教学主战场开展信息化建设将是信息化从业人员在“十四五”期间必须面临的重大考验。
想了解更多新型智慧校园,扫码关注新华三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