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支教”,脑海中往往浮现这样的画面: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数天或数月数年,给山村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笑。而近年来,“互联网+支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支教形式。前不久,在北京鲁迅故居的小四合院内,著名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就通过远程直播平台给全国114所平安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堂形式新颖、内涵丰厚的经典文学课,带领乡村孩子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故乡”的文化与魅力,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改变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师是关键。然而,不论是大学生来去匆匆的“暑期支教”,还是志愿者断断续续的“周末支教”,都存在路途遥远、教学分裂、效率不高等问题。超时空、跨地域的“在线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突破传统支教、解决乡村教师和课程资源短缺、弥补教育不均衡的一种有效方式。
如今,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投入和公益爱心人士的捐赠帮助之下,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普遍得到极大改善。有了电脑网络设备,搭建起线上视频教室就不再是难事。就目前的实践看,如何保证一支优秀稳定的志愿者教师队伍、如何增强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反馈,是在线支教乃至整个远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远程支教通过互联网,为偏远山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志愿者和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快速便捷的桥梁。未来,希望更多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人投身远程支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