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们打破的是什么?
2020-03-10 科学中国人

  编者按:教育部、科技部最近关于破除“SCI至上”的文件发出后,引发了广泛讨论。应《科学中国人》邀请,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就这一重拳对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发声。近期,“科学中国人”公号将对其观点进行系列展示。

“SCI至上”异化了什么?

  在“SCI”30多年前引入中国时,估计没人能够想到,作为一种有效的科技文献索引工具,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等相关指标能够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方面面的核心指标,使得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崇拜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学术会议、研讨会、专题报告、网络展示互动等,纸本期刊发表论文只是其中的一种。把纸本论文作为评价一切科技活动的标尺,完全异化了科研的根本目的,业已成为我国迈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巨大障碍。

图片来源:我是科学人

  从本质上说,SCI以及相关指标极端化所引发的乱象是将工业模式下的“计件绩效考核”和项目管理办法简单移植到复杂的科研活动之后的必然结果。这种消磨和摧残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论文枷锁”式考核方式,与帽子、职称、学历、项目、经费等物质利益挂钩之后,正常的科研活动沦为无关乎论文本身成果,只追求数字和所谓名刊的灌水游戏,它所带来的学术圈层急功近利的浮躁,诱发的各种学术不端,一直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所诟病。

  无论是“四唯”还是“五唯”,唯论文都被排在首位,这恰恰说明,破除“唯论文”是解决当前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科研评价问题的关键一环,而想要破除“唯论文”,首先要抓住并解决的就是“SCI至上”这个“牛鼻子”。从这个角度说,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两个文件可谓是切中要害,釜底抽薪,是从根部消解学术积弊,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组合拳和“撒手锏”。

图片来源:新华社

破除“SCI至上”带来了什么机遇?

  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最终还是由科研人才的创造性工作决定的。破除“SCI至上”,可以将科研人员从单纯的量化考核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摒弃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而看重长期发展,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使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十年磨一剑”,在此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倒逼学术生态的重构

  科研发展与学术生态相辅相成,互为表里,“SCI崇拜”造成的浮躁、功利的学术风气就会在科研层面演化为“论文数字竞赛”。

  教育部、科技部的两个重磅文件中提出了关于SCI论文使用的负面清单、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完善同行评议、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等。一旦釜底抽薪,切实按照负面清单来执行,必然造成一定时间的“空洞效应”,倒逼学术生态进行重构。

  这个过程既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学术、科研评价体系的窗口期,也是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以及观察SCI缺位核心指标后评价体系运转情况的好机会,用以补位的同行评议、论文代表作制度表现如何也可拭目以待。

  国内科技期刊要自强

  中国要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发展模式的大国、强国,作为国际通行科研成果发布的终端——学术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内科技期刊长期被排除于以英文为主流语言的SCI期刊之外,发展举步维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SCI相关指标的趋势下,我们国家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论文都流向了国外期刊,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期刊就成为无源之水,难以为继,更谈不上聚集效应。

  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之后,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对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推行论文评价代表作制度,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这些新规配合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都将成为这一轮国内期刊崛起的“强心针”。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科技期刊要补的“课”还很多,政策给力固然可喜,但打铁更需自身硬,经济领域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前车之鉴犹在,千万别把好经给唱歪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中国的学术与科研自改革开放后才大规模发展,前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科研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舶来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从领导说了算,到数SCI论文,到高影响因子再到ESI,这30多年来我们的评价体系的发展和“进化”从来没有停止过,充分体现了中国科研领域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生命力,正是这个“量变”过程将中国科技带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成绩有目共睹,功劳不容抹煞。所以我更愿意将目前的改变称之为“蝶变”阶段,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是目前的评价体系已经束缚了中国科研的发展和人才的涌现,尤其不匹配我们从科技大国往科技强国迈进的步伐,是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历史必然。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规律,充分激发科研、学术人才的主观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科研评价体系,这个过程将异常艰难,迈入“深水区”的评价体系改革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又不能故步自封,与世界科技评价模式脱节,应该说,破除“SCI至上”是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建设迈出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的工作会更艰辛,也会更伟大!我们既不能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轻忽,也要做好前方道路荆棘密布的心理准备,任何初衷良好的政策要取得理想效果,还需要将政策文件的精神和举措进行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

  作者:李志民(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