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奥运公交车科研团队:16万公里示范科技新理念
2008-08-31 科技日报 李大庆

  8月24日,奥运会闭幕日。早晨8点,北京城还沉浸在一派寂静之中。一辆长11米的紫色低地板电动公交车正安静地行驶在西二环金融街奥运专线上。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车上多了四位特殊乘客。他们仔细观察着车内的仪表与部件,细心倾听着发动机运转的声音。虽然这辆车看上去与普通公交车没什么两样,但车身标着的“国家‘863’项目北京科技奥运项目纯电动公交车”字样告诉人们:这是“最新、最时髦”的高科技。

  这四位特殊乘客是刘钧、华旸、顾凌云和郭文帅,他们均供职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三年前,他们在温旭辉博士的带领下,将研制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应用到公交车上。自此,他们与这些电动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863”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别看这个团队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他们所开发的“电动汽车交流异步电机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综合指标却达到了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温旭辉团队来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机遇。2005年初,北京市科委启动了“面向奥运的电动汽车优化及运营环境研究”项目,温旭辉团队承担了其中的“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优化”课题。其目标是要将电动汽车的电机及驱动系统在公交车上真正应用,并借助奥运契机让市民真正体验电动汽车的优越性。

  电动汽车是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零排放新型汽车。从1997年8月中科院电工所成立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以来,温旭辉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电动汽车领域中的电动汽车概念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等多项高科技重大攻关任务。“如果没有前期的研究工作,我们很难完成电动公交车的‘科技奥运’示范项目。”温旭辉说。

  每天跟车当“保姆”

  2005年6月22日。北京121路公交车总站———西黄庄。上午9点,安装了电工所“电动汽车交流异步电机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的121路公交车载着乘客正式上路了。作为科技奥运的北京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项目也随之启动。

  顾凌云在电动汽车团队里负责121线路的现场技术支持。他对记者说:“刚开始示范运营那段时间,我天天跟着121公交车跑,在车上观察驱动系统的工作情况,出现异常,立刻检修。”

  2005年6月28日下午。太阳炙烤着大地,路旁的树叶纹丝不动。两点多钟,在马神庙附近,一辆121路电动公交车无力地停靠在路边。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到底什么时间能走啊?”

  顾凌云急得满头大汗,可是越急越找不出毛病。最后,所有乘客被迫换乘其他车辆,电动车被救援车拖回。“这次事故是试运行三年多时间里出现问题最严重的一次。”现在想起这次经历,顾凌云仍然觉得尴尬。

  故障车被拉回后,顾凌云和同事仔细检查各个部件,发现原来是线路板上的电子器件损坏,导致驱动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几个人顾不上吃饭、睡觉,认真分析器件损坏的原因,重新进行电子器件的数据计算,将存在隐患的部件全部更换掉。

  在最初一段时间,电动公交车经常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温天气。有时地面温度达60多摄氏度,器件寿命大大缩短。而且电动公交车的发动机后置,散热不好,加上路面颠簸,器件、线路只要出点小问题,就不能供电,车就不能开动。”顾凌云说,一般故障修理并不难,难的是找到问题出在哪儿。“每次出现问题都会浑身冒汗,即使在凉爽的秋天。特别是当车停在路上,乘客、司售人员都看着你的时候,压力更大。”

  好在这个磨合期不长。3个月后,事故就大大减少了。

  三年16万公里的宣传示范车

  121路公交车运行线路是从北京西四环到西二环,途中既有较开阔易提速的地段,也有交通相对拥挤的马路,客流量还比较大。车身上的“电动汽车”的字样吸引着市民的目光。一些乘坐电动公交车的乘客还经常在车上询问有关电动车的知识。“车辆在试运行期间,曾经有老大爷专门从东城跑来,问这问那,并体验坐电动汽车的感觉。”负责电动公交车硬件平台设计的郭文帅说,在121路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项目中,有10台车装载的是中科院电工所研发的交流电机驱动系统。其中有4台车后来投入到了西城区金融街专线的载客运营。截止到目前,10台车累计载客运营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真正达到了向社会示范的目标。

  令人高兴的是,装有电工所研制的电机驱动系统的公交车在奥运会期间还参与了奥运村的载客运营。

  “极端”条件下的收获

  3年多的示范运营,使温旭辉团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以前我们对电动车驱动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实现原理、造出样机,目的就达到了。但这次示范运营,要求电动车在公交线路上跑,它必须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负责驱动系统研制的刘钧对示范运营感触颇深:实验室的研制条件都是常温,而公交车运行要耐高温,御严寒,器件出点小问题,整车就发动不起来,“这些极端条件考验了我们的电机驱动系统。”

  作为团队负责人,温旭辉认为,这次示范运营使他们有两大收获:一是建成了用于纯电动大客车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仿真平台,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能从理论上指导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二是培养了一支拥有复合型人才的团队,不仅掌握了电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通讯、机械制造等多学科知识,而且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