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发〔20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现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教育部
2022年10月26日
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发挥好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教育行业的特有贡献,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构建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思想和行动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全国统筹。强化总体设计和工作指导,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示范引领。以理念建构和习惯养成为重点,将绿色低碳导向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领域各环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
——坚持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积极建设绿色学校,持续降低大中小学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重视校园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校园绿化工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坚持全程育人。在注重绿色低碳纳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在教师培养培训环节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内容。既要注重学校节能技术改造、能源管理,也要注重校园软环境的创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坚持开放融合。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进步成果优先在学校传播,行业领军企业要免费向大中小学开设社会实践课堂。高等院校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投入,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教育力量。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与绿色低碳发展规范在大中小学普及传播,绿色低碳理念进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有关高校初步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0年,实现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系统养成与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绿色低碳理念育人体系并贯通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碳达峰碳中和一流学科专业和研究机构。
三、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教育教学
(一)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课程教材。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充分融入国民教育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普及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系统规划、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鼓励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学前教育阶段着重通过绘本、动画启蒙幼儿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低碳生活的习惯养成。基础教育阶段在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中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理念和知识。高等教育阶段加强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融合贯通,建立覆盖气候系统、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核心知识体系,加快编制跨领域综合性知识图谱,编写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精品教材,形成优质资源库。职业教育阶段逐步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与碳汇计量监测等新兴专业或课程。
(二)加强教师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要结合实际在师范生课程体系、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中加入碳达峰碳中和最新知识、绿色低碳发展最新要求、教育领域职责与使命等内容,推动教师队伍率先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提升传播绿色低碳知识能力。
(三)把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纳入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专家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等,引导大学生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进行学习研讨,提升大学生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重要性的认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思政、进课堂、进头脑。统筹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类公众号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
(四)加强绿色低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高等学校加快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绿色金融等学科专业建设。鼓励高校开设碳达峰碳中和导论课程。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引导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到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专业布点数不少于600个,发布专业教学标准,支持职业院校根据需要在低碳建筑、光伏、水电、风电、环保、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相关专业领域加大投入,充实师资力量,推动生态文明与职业规范相结合,职业资格与职业认证绿色标准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条件,规划建设100种左右有关课程教材,适度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五)将践行绿色低碳作为教育活动重要内容。创新绿色低碳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有关知识、开展线上活动。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节点为契机,组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节水、节电、节粮、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等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自觉践行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各项要求。强化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走进厂矿企业、乡村社区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
四、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提升教育服务贡献力
(六)支持高等学校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研攻关。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培育,组建一批攻关团队,加快绿色低碳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优化高校相关领域创新平台布局,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攻关体系。支持高校联合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围绕绿色低碳领域共性需求和难点问题,开展绿色低碳技术联合攻关,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七)支持高等学校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政策研究和社会服务。引导高校发挥人才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前沿理论和政策研究,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重要政策调研、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相关工作,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各类规划和标准研制、项目评审论证等,支持和保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实施。
五、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
(八)完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鼓励各地各校开展校园能耗调研,建立校园能耗监测体系,对校园能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分析,针对校园能源消耗和师生学习工作需求,建立涵盖节约用电、用水、用气,以及倡导绿色出行等全方位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教学、科研、基建、后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现高校后勤领域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动态化,助推学校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九)在新校区建设和既有校区改造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校园建设与管理领域广泛运用先进的节能新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有序逐步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应用比例,提高绿色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学校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大力推进学校既有建筑、老旧供热管网等节能改造,全面推广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节能产品,降低建筑本体用能需求。鼓励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被动式技术;因地制宜采用高效制冷机房技术,智慧供热技术,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等新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优化学校建筑用能结构。加快推动学校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学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学校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展。大力提高学校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重视校园绿化工作,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增加自然景观水体等绿化手段,增加校园自然碳汇面积。
六、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探索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智力优势,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
(十一)推动协同保障。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加大各部门协作力度,形成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对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重大科技任务、重大课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予以资金和政策保障,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进校园工作。
(十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多措并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及时宣传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做法,加强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达到良好宣传实效,引导教育系统师生形成简约适度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良好社会氛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