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挪威)8月1日电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记者日前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参观挪威、德国、英国和日本的考察站后发现,我国极地考察20年来固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然在管理、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改善和加强的可能性,进入第20个年头的中国极地科考事业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北极是一个国际平台,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谁行谁不行,一看就知道了。”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
作为国际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犹如一个极地科学的国际竞技场。相对于从事北极科考数十年的一些国家来说,中国在这一竞技场上无疑是个“新手”,初来乍到的中国能否成为重量级选手,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新奥尔松其他7国考察站中,德国站无疑是公认最“牛”的一个。记者在德国站看到,这里的激光雷达堪称新奥尔松的一绝。一台激光雷达能将绿色激光打进电离层,收集粒子的反馈信息,从而研究大气中的物质成分。手段的先进使德国科学家有了略高一筹的出发点。
挪威站外表看起来很破旧,然而走进去却发现不仅环境不错,而且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站长特纳德说,20多年前起挪威就在这里进行考察,而设在山顶上的大气观测站更是全球25个联网的大气站之一,观测大气的“鼻子”非常灵敏。“开句玩笑说,你就是在新奥尔松抽上一根烟,它也能感应出来。”
英国站的管理已经实现职业化,站长并非科学家,而是为科学家服务的专职人员。细节决定成败,英国站门口,一张桌子上放着五六台无线对讲机,“离开时请别忘了这些”的提示一眼就可看见,这为队员外出考察时进行联系提供了方便。要知道,在新奥尔松,没有手机信号,失去联系,后果将不堪设想。据德国站站长提醒,离站区不远的小岛上现在还住着一只北极熊,有时候用望远镜能看见。
极地科考正走向大联合,德国站站长介绍,下一步,德国站还将和法国站进行合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欢迎各国科学家来进行研究的挪威大气观测站已经是科考基地大气科学的“翘楚”,而新奥尔松海边正在修建的三层海洋实验楼更将为各国科学家提供海洋学的科研平台。
和这些站相比,我国的黄河站虽然首批队员已经进驻并开展基础调研,但仍然处于“无车无船”的状态,科考的机动能力还未建立起来。和其他站满满的仓库和设备相比,中国站显得有些空荡。
“这些硬件的配备还需要一个过程。”站长杨惠根表示,首批队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各个学科和其他考察站进行沟通,从而扬长避短,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科考内容。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教授表示,中国的科考项目必须创新,必须另辟蹊径,走多学科交叉之路,否则就会和别人雷同,更谈不上超越。
面对先行一步的国际同行,我国极地科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这些科学家们无不忧心忡忡。在科考人员和政府代表团的座谈会上,他们归纳出了几条极地考察事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重设备轻科研的倾向亟待改变。以前教育部、中科院、科技部对极地科考都有课题经费支持,但现在都没了。“由于没有地方去申请科研经费,我们都是挪东墙补西墙,用别的课题的钱干这个,是凭着一股兴趣在干,再这样下去,极地科考的吸引力就会存在问题了。”孙立广教授说。
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见证人、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则建议恢复曾经取消的南极考察学术委员会,设立极地科学考察学术委员会,由各方面的权威专家统一规划极地科考,制订出极地科考的中长期规划,这样极地科考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组成部分。
极地科学是一门大科学,国内各部门和单位之间需要进一步联合,改变目前自娱自乐的状况。记者采访时发现,鄂栋臣教授分别在南极建立了两个卫星跟踪站,却没有真正应用到航天监测等领域。“我也希望和其他部门联手,可是我试了几次,别人都没有反应啊。”
在极地科考的运行管理模式上,我国也亟需进一步进行摸索。“看来,我们的站长职业化发展必须加快步伐,站长职业化以后,会使考察站的站务管理更加高效科学,极地科考将走出一条新路。”走出英国站,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