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技奖近日陆续公布,仍然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有人对这种“诺奖情结”不以为然,告诫人们不要太在意诺奖。诚然,我们可以找出诺奖的种种缺陷,也可以种种理由贬低其意义;但是,我们依然以为,中国需要诺贝尔科技奖,应该在世界科学领域有自己的地位。
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诺奖是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1968年又增加了经济学)里“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奖看重的是某位科学家对这一领域长期的、有革命意义的贡献,它所奖励的是原始性创新科技,是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从某种角度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不仅如此,诺奖还是一个国家在推动原始性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最多?主要应归功于它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历来重视基础研究、营造相应的原始性创新环境氛围、充裕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等。
对照中国,在过去的100年中,却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国许多科技成果在国际上虽也产生了不小影响,然而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仍然凤毛麟角。比如,中国自然科学奖曾经连续4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曾经连续6年空缺。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缺少原始创新,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现。
缺乏原始创新的研究至少与国家和企业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低投入有关。1995年,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曾提出,到二十世纪末把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但是由于缺乏切实措施,这一目标成了空头支票。科学知识积累也不够。
对美国诺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获奖离不开科学的接代连续性。也就是说,知识的积累与创造,不仅与前人的劳动有关,而且还与几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上。但在中国的科技界,“论资排辈”、宁作“鸡头”不作“凤尾”的现象还很普遍,从而造成知识积累的断裂。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权力对科学的影响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方法依然在组织科学研究活动时占有相当位置,由此也就形成了科技环境中一种“不允许失败”的原则,因为一旦失败,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研究人员也就愈发地不敢尝试。
但实际上,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
总之,科研中的原始性创新有赖于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而诺奖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政策中在这方面的缺陷。
所以,中国需要诺贝尔奖,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不是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面子问题,而在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如何去争取在世界上所处的科技地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而言,它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创性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上,有着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