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把握未来20年技术发展轨迹
2003-08-28
“科技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大的趋势,确定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技创新战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这样开始了他的发言。
路甬祥说,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主要基于两点基本假设,科学是很难预见的,但是技术可能预见。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发展的基本轨迹,技术的预见是可能的。未来发展,包括技术发展,也确实存在多种可能性。未来技术发展途径,是可以选择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国家正在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预见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路甬祥认为,在预见活动当中,我们既要关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水平,也要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战略,以及国内外市场走势,对科学技术提出新要求。同时,创造有效的各种机制,使得专家及时了解国家战略需求,使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未来学家们及时了解技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路甬祥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刚刚启动的一个名为“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的研究项目。其目标是建立一套系统的技术预见科学方法,分析我国未来20年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与技术发展的趋势,提出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的战略问题,特别是战略技术需求。通过科学技术专家和经济社会方面的专家,乃至人文科学专家,共同充分讨论,提出2020年中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技术集群,重大的观念技术课题,重大的专项工程等,以及相关的必要的重大政策建议,提供咨询意见。多方专家的参与有助于技术预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选择战略重点,促进原始性科学创新和观念性科学创新与集成。
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预见也是一种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前瞻或者是预测未来的过程。比如每三五年,也许就要进行一次,这对于不同类别的技术,可能调整的周期不太一样。比如IT,可能3年就要调整一次,而生命科学技术也许周期会稍微长一点。对于传统的,比如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调整,周期可能会更长远一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