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从德国洪堡回国,当时缺乏资金,缺乏团队,独立开展科研遇到很大困难,是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给予了我科研成长中的‘第一桶金’,为我们当时稚嫩而富有创新思维的独立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
这是今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周年总结会上吐露的心声。田禾在1994年和1996年分别入选启明星和启明星跟踪计划。
而比田禾更早获得启明星和启明星跟踪计划支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则说得更加直白:“启明星计划不仅是青年学者成长的土壤,更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发展事业的第一把‘金钥匙’。”
上海启明星中已涌现出6位院士。不仅院士频出,而且在沪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很大一部分成长于启明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1/3曾经是启明星。
20年前点燃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灿烂星空。
科研立项模式的创新
1991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正式启动,当时正兴起青年学子出国热,而学成归来者寥寥。与此同时,社会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比较严重。一大批科研、教学骨干相继到了退休年龄,上海的研究单位、高校隐现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一批可以独立承担课题的青年人却因资历浅等原因而无法得到机会。
这些情况都传递出一个信号,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刻不容缓。
“启明星计划强调出人才、出成果。”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与以往侧重项目内容的科研立项模式相比,启明星计划更注重对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其特点是以人为主,人与项目结合;既看项目申请人过往的成绩,更注重其潜力与发展;既重视项目申报人的科研能力,更关注其全面素质。
“启明星计划是‘看人给钱’,而不是‘看题给钱’。”寿子琪说,“这在我国的科研立项模式上可称得上是一大创新。”
“启明星计划的实施,给了青年科研人员一个自由探索新领域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我和许多受资助者确实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样的课题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研究方向产生影响。”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马大为说。
20年来,启明星计划共资助培养了1419位科技启明星。从1991年资助36名,到去年资助134名;从最初的5万元,到今天的20万元;启明星支持的规模和强度20年来翻了2番,而且经费可供入选者支配这一原则从未变化。
此外,按照启明星规则,当资助对象的第一个课题验收后,如再提出课题,将不受年龄限制,这意味着入选人可连续获得科研经费。据统计,每5个启明星中就有一个得到连续资助。
启明星照亮上海天空
“今天,青年启明星计划已成为上海科技人才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范本。”上海副市长沈晓明表示,“启明星计划和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根本性地改变了上海人才队伍的断层现象,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正在卓有成效地成长。”
20年来,启明星们都已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起了重任,有相当部分担任了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工程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各级负责人;他们中担纲“973”、“863”计划,入选“杰青”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的比例之高,也是任何其他群体难以比拟的。
与此同时,启明星们茁壮成长,晋升教授平均年龄仅为34。4岁,比上海市高校平均水平提前6年;初任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仅为36岁,比上海市平均水平提前7年;受资助10年后,启明星们89。1%成为博士生导师,远高于上海市普通一本院校博士生导师比例。
2011年,上海地区新增7位院士,其中3位是启明星。
启明星计划不仅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也为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启明星受资助后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每人年均产生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近3年来已经达到88。7万元;开发新产品的销售额近5年来已达到每人每年平均520万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