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12年宝鸡市的高考文理状元,都是宝鸡本地人,但都是在西安读的高中。无独有偶,2012陕西高考状元出炉,均出自西安“名牌”中学。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也广泛存在。
省城中学善于“出”状元?笔者不愿认同!与其说是省城中学质量高,不如说是善于“掐尖”而已。将更多的全省学习尖子都集中起来,重点培养,当然也会容易出高分了。如果再将这种现象和幼升小、小升初的“掐尖”联系起来,教育掐尖越来越向“低龄”方向蔓延。掐尖,作为一种教育培优,目的不差,可当这种行为成为了教育常态发展目标,更多学校都拼命挖尖子生,将分数高当做素质的唯一标杆,这种失智的行为就值得反思了。
首先,会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态势。在“掐尖”中,某些学校的升学率高了,不断出状元、高分考生,更多优秀学生都会往这所学校挤,往省城学校挤。甚至优秀教师在高薪刺激下,纷纷“往省城中学飞”,而让本来教育质量也不差的县级中学、市级中学受到无形排挤,生源质量下降。县级中学和市级中学的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形成旱涝不均的教育发展态势。
其次,加重了家长的教育负担。在“掐尖”中,除了极个别学生的学费非常低,甚至是“免费”,更多成绩不够高、成绩一般的孩子,要想上省城优秀中学,就必须缴纳更多的择校费。有些地方的高中择校费已经达到了好几万的水准,不就是被“掐尖”炒作起来的吗?还有的家长辞了工作,在省城租房陪读等,加剧了家庭的教育开支。
此外,繁荣了培训经济,加剧了教育的恶性竞争。因为“掐尖”看的就是成绩,为了让孩子成为尖子,疯狂补课成为教育常态,据报道,近日,央视调查中国补习班高价收费情况,部分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5万元。调查显示,中国各大城市的培训机构已经泛滥成灾。比如北京市中小学培训市场规模至少在135万人,平均每10个学生中就会有6.5个报名参加培训机构。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发展机会。
“掐尖”更助长了孩子的“非和谐成长”。单一的分数崇拜会牺牲了孩子的快乐,甚至会让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等都萎缩很多,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就算是这样的人才今天是“某某状元”,因为发展不够均衡,将来也不一定是真正优秀的人才。《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大陆地区高考状元扎堆商科,就业并不理想,今天的状元也许就是明日黄花。
我们精心培养出的“高分学生”却不是最佳的未来竞争者,很多家长仍然不遗余力地将“高分学生”当做好学生的唯一标准,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教育悲哀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