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大学:“土鳖”和“海龟”为何差别大?
2012-07-25 科技日报

  朋友的儿子刚在京城一所顶尖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博导是中科院院士。其就业意愿是在国内科研氛围较浓的重点高校里谋得一份教职。孰料几所著名高校转了一圈,要么直接被拒,要么暂时没有编制,要么待遇上难如人意。原因很简单:时下的重点高校,就业的橄榄枝一般都首先抛向有国外大学、科研院所求学或科研背景的“海龟”,至于国产“土鳖”,只有排队等候“海龟”挑剩下的岗位。而且即便得到同样的岗位,土博士待遇也无法与“海龟”相比。

  小伙子一气之下毅然决定:暂不就业,先到国外找一所名牌大学做博士后去。

  只要对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进人取向稍加关注,你就明白朋友儿子求职时的四处碰壁绝非偶然。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招聘启事中看到诸如此类的话:“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科研背景者优先录用”。甚至不少重点大学在招聘人才时干脆将“有海外求学或科研经历”当作一项“必要条件”,这就将不具备海外留学或科研背景的国产博士自动排除在外——就算你有再高的科研水平再强的教学能力,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不会给你。

  至于在具体待遇上,国内大学对待“土鳖”和“海龟”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一般招聘中,两个同样年龄、发表科研论文数目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年轻人申请国内同一所大学的教职,其中有海外留学或科研经历的那位如果能够直接申请到副教授的职位的话,没有海外留学或科研背景的一般只能申请到讲师职位。这样国产博士职位的初始级别就要低一级。

  严格地说,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对待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聘用上的不同态度,表现出的是对本土博士的歧视。而这种歧视的根源在于国内大学在评定人才水平问题上的价值观错乱。国内名牌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都希望最优秀的学生能够留下来读书,同时他们又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质生源,承诺给这些年轻人以最优质的教育,期许给他们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然而,当这些学生完成了学业,要应聘这些大学的教职时,我们的大学却又认为这些学生不是最好的,他们的水平一定会比那些出国留学的学生差。说穿了,这是中国高校对自身教育能力和科研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但是最后为之吃亏买单的却往往是学生。

  其实,无论从建设高水平大学还是从留住人才的角度来看,国内大学都应该对自己培养出的博士给予一定程度的宽容和保护。如果我们任由本土博士经受来自海归的冲击,在人员聘用以及待遇问题上不能把一碗水端平,让本土博士备受冷漠,其结果必然是优质生源大规模流失,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国产博士学位的贬值导致大学招不到好的学生,招不到好的学生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研究生质量下降导致博士学位进一步贬值……其最终结果便是: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不断流向国外,国内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一天天下滑。长此以往,中国知名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也许永远只会是一个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