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韩启德:不必认为院士“任何时候都高明”
2012-09-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大会主席韩启德在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弘扬科学精神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比如,要尊重院士,但没有必要认为他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完全正确和高明,要敢于和权威开展平权的学术争论。

  韩启德透露,今年的年会举办地之所以选择石家庄,是因为今天的河北继承了重视弘扬科学文化的优良传统,先后走出了师昌绪等近70位两院院士,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近400万,位于保定的“中国电谷”是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产业基地,河北发展的历史表明,优秀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所在,根基所系。

  科学文化是一种集体创造,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韩启德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坚持追求真理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需要克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与技术的距离越来越近,对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越来越大的直接影响,人们对科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往往寄予过高期望,常常过度要求科学获得即时效益,从而妨碍对真理的追究,屏蔽科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甚至使科学沦为技术的附庸,带来行政对科学的过度干预和学术自主的丧失。

  在韩启德看来,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崇尚理性。“现在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还在干扰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如在一些媒体和网上,常常出现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缺乏事实根据的报道,发生太多缺乏理性的口水仗;网络成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理性观点常常遭受‘大字报’式的攻讦和扼杀;在我们的学术批评中,富有实证和逻辑的讨论还没有变成大家乐于参与的习惯和风气;政府部门‘拍脑袋’决策还时有发生,下级往往看上级的眼色行事。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学理性相悖”。

  弘扬科学精神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毛泽东同志说过,‘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就永远没有完结’,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并不代表正确,它的使命就是不断地纠错”,韩启德表示,质疑是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科学的生命。既要尊重书本上记述的前人的科学成果,也要相信自己亲自实践中的发展,要敢于超越前人;要承认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但没有必要认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一切都是要跟着外国人跑;要尊重院士,但没有必要认为他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完全正确和高明,要敢于和权威开展平权的学术争论;要广泛汲取信息,但对没有事实根据的谣传,要敢于质疑,善于识别,更不做谣言的传播者。(来源:人民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