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三超”技术实现寒地水稻持续高产
2001-09-11

  新华网哈尔滨9月11日电(记者孙英威)由东北农业大学提出并开发的寒地水稻“三超”技术,使地处北方的黑龙江农民尝到了水稻连年丰收的甜头。据介绍,这一技术可使水稻亩产量突破600公斤,比普通栽培方法提高单产20%以上。

  中国水稻研究所应存山研究员在对寒地水稻“三超”技术进行实地考察后评价说,黑龙江省在生育期、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均劣于南方地区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很喜人的。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寒地水稻“三超”技术是指在北纬45度地区以北,应用优质超级稻品种,采用宽行超稀植栽培技术,实现持续超高产的水稻栽培新方法。有关专家说,该技术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此项技术的增产机理主要是通过早期播种、适时移栽等基础工作,延长水稻营养时间,扩大营养面积,发挥水稻的低节位优势分孽特性,并通过水分补给改善水稻株型,增强光合作用,促使其建成高光效超高产群体。

  同时,此技术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抗旱节水效果显著。

  农业专家介绍说,种植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籼稻和粳稻分别是水稻的两个亚种。北方的粳稻在质量上优于南方的籼稻,但单位产量一直较低。目前,南方通过超级稻栽培技术已使籼稻的亩产量达到了670公斤至800公斤,而黑龙江省的水稻平均亩产仅有400公斤。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祖伟介绍说,通过应用寒地水稻“三超”技术,目前黑龙江省的水稻亩产最高已经达到700公斤,接近南方超级稻的单位产量。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为北方农民的增收开辟一条有效途径,而且能够有效增强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全省24个市县选取了55个点进行寒地水稻“三超”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总面积达14.5万亩。其中,最北已推广到位于中俄界江--黑龙江边的抚远县和同江市。(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阅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